建堂記(四)

張 建

第三回 精兵畫戟三連勝,神樹寶殿百世春(下)

前面說到,買地建堂鋒頭正健,忽然半路殺出程咬金。原來,有一批會友重提分堂方案,欲在西北面羅威爾市植堂。看官需知,波士頓一向為高科技工業薈萃之地。西面128高速路一帶,素有“美國科技高速公路”之美稱,羅威爾市乃當時“電腦大王”王安公司總部所在地。不少會友在王安公司就職,居於羅市,來往教堂遠途奔波,植堂可解交通不便之慮,亦能吸引西部慕道朋友。是時羅城之學生團契亦生機勃勃,主任牧師李秀全常去哺養。然在此節骨眼上,未知因素甚多,植堂分流杯水車薪,卻要於建堂緊缺之貲金中分去一杯羹。兩個方案,嗷嗷待哺,何急何緩,眾人爭執不休,舉棋難定。

教會有一弟兄,姓楊名一哲,古道熱腸,仗義疏財。其在緬因州有一度假屋,清幽寧靜,常藉予他人度假小憩。這一日,李牧師告知眾人,要去那度假屋。正值多事之秋,其何來此閑心?原來李牧師有一習慣,但凡教會遇到難以決斷之大事,便獨自一人,帶大瓶橘子汁,驅車去度假屋,居三四日,禁食禱告,祈求神之心意。此次前去,正是求神指明擴堂方略。那幾日,屋內萬籟俱寂,李牧師雙膝跪地,合手祈禱,默默心誦。一日,正靜心斂息,忽覺砰然心動,耳中聽得一句:“雙管齊下”。四個字,字字清晰。牧師微微一驚,這難道是神之鯉庭訓示?連忙問道: “神之旨意,是否兩個方案同行?既要植堂又要買地建堂?”再聽之,卻無他語,只有那四字在腦中回轉,如餘音繞梁,裊裊不絕。

李牧師回到教會,將此事告知研發組各同工。眾人聞之大驚:二取其一,已覺費勁;齊頭並進,代價高昂,吾等薄力何以能堪?何況當時全球經濟疲軟,貸款不易。這邊廂人猶猶豫豫,心中忐忑;那邊廂人聞聽,卻是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原來是居羅威爾之會員,聞訊便知分堂有望。幾番討論下來,李牧師答應:如若羅市可有十戶家庭或七十人會眾以上,且尋到聚會場所,教會便同意其植堂,並給予所需之開辦費。羅市會員聞之熱情陡漲,全力找人,一時人數不夠,便與李牧師討價還價,辦說按奉獻單元計,單身亦應算作家庭。不多時,傳來佳音:羅市會員人數達標,聚會地點亦得落實。於是教會支持經費兩萬,羅威爾遂開起子堂,大家歡天喜地。從此分會興旺發展,奉獻富足,不到一年,竟把母會助款全數還回。羅市北面有拿敘瓦市,羅市分堂又在該市植出自身之分堂,真是子孫興旺,福音代代相傳,當然那是後話焉。如此,奇跡一般,“第一管”筆走龍蛇,畫出美妙之圖畫。

轉回來説“第二管”。建堂工程費用浩大,預算達二百五十萬元以上。除開始花一百萬元買房地之外,為籌備建堂費用,88年2月會友大會決定發行證券,讓會眾有更多金錢之擺上。為符合州裡證券規章,教會特請德州一信託公司幫助發行證券,設計證券計劃,並印出手冊。朱克潔、季宗近、黃滿、鄧莊郁心、韓幸星及韋建名等六名會友參加信託公司舉辦之培訓班,取得發售資格。每週日下午,務本教堂內擺桌設攤,向會眾銷售證券。牆上掛一圖表,列出各種債券之面值及期限。六人解說詳細,會眾購買熱烈。自90年初始,建堂各類證券陸續售出一百八十五萬元,若干滯銷品種,六人便自買矣。證券發行後,本金及利息便從會眾奉獻之常費中支付,此建堂証劵支付每年二十六萬餘。十五年款項全部付清後,奉獻卻依然不減,常費累計結餘水漲船高,為教會擴展及植堂提供源源貲金。更有感人者,若干會員在所購證券到期後,立將本金及利息全數奉獻。

買地建堂之五難,至此說了三難。這第四難,難在設計精良,施工地道。九月,成立建堂委員會。十月底,土地正式轉戶予教會,教會向鎮政府提出建堂申請,後獲建築科允許。建堂委員會由李明哲弟兄任主席,負責策劃、設計、經費籌措等事宜。每週三禱告會之後,便是六位小組成員開會時間,燈明人不倦,相伴入子夜。

建堂委員會條分縷析,細細評估教會之人力資源—技術水準、管理能力、投入意願。之後,作出大膽決定:建堂工程從設計、招標到施工管理,均由會友同工負責;由新人黃江泰弟兄任總設計師,老將熊起瑋李明哲作襄助。教堂建築乃一獨特建築類型,其非劇院、運動場、餐廳或托兒所,卻能具備其功能。於是乎,各類建築設計專家,多多益善。委員會成立設計組,組員皆為會員中之建築師、水利工程師及結構工程師:有王子中擔綱庭院景觀,鄧衍鏢負責房屋結構初步設計及電腦繪圖,陳忻中主管大堂結構;還有林建中設計地基,廖椿隆、劉義雄設計排水;更有熊弟兄太太朱西西,巾幗不讓鬚眉,獨擔副堂結構。真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眾同工摩拳擦掌,正準備大幹一番之際,忽又有枝節橫生。一日,鎮公所律師來函,稱此地不可蓋教堂,項目要停。眾人深感詫異:鎮上先前已口頭同意,為何今日突然變卦?抑或鄰舍反對,怕交通量劇增?其實教會活動多在周末,並不影響週間交通,為此鎮上也未要求做交通影響研究。無論內中原因如何,為求萬妥,教會聘請一專門律師,打理此糾紛。律師名拉辛,諳熟有關法規,其引經據典,向鎮上律師指明:麻省有法律,允許在州內任何地區建立教會及學校。鎮上律師聞之,口莫能辯,自知理虧,黯然而退。建堂工程,終得綠燈亮定。

此次建堂,樓面廣達五萬平方呎,乃前次建堂之兩倍半,且是平地起樓,故設計工程量極大,設計同工精算細劃,日日伏案。黃江泰弟兄更是殫精竭慮,廢寢忘食。諸人皆為義工,不取教會分文報酬。其時,黃弟兄全時任職於一設計公司,不願將此份外工作告知同僚。某日,與同事普特南先生閑談,問及對教堂建設,是否應志願參與。普是城郊另一教會之成員,答曰:“很簡單—不參與。”黃大惑,忙問為何。普答曰:“請想像,若為自己教會做項目,每一會員都將是爾之客戶。面對數百客戶,豈非累煞人也?”。黃説自己已加入建堂設計,又該如何?普眉峰一聳,笑答道:“那亦很簡單—堅持做,還要吃透它,就當自己是老闆。”又曰:“顧客多,亦無妨,都是自家弟兄姊妹,亦是合夥人。”聞聽至此,黃弟兄心中釋然,又想起使徒保羅所言:“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27)。

如此肢體配搭,合力苦幹,一筆一劃之中,無數設計圖紙慢慢勾畫成形。那白、棕、藍色之大幅圖紙,鋪展開來,可覆蓋大廳地面;那張張藍圖、冊冊工程規劃書,從地面疊起,可及腰身;設計組多位建築師工程師兩年來之心血汗水,結晶於茲。至90年2月,所有設計基本完成。設計初稿殺青,即呈送鎮公所工程部門審核;又就自然環境、殘障設施等專題,數次舉行公眾聽證會。一次在聽證會上展示景觀設計,有人發問:“後山上有狐狸、野火鷄。造教堂影響自然環境,諸類野生動物必不來,豈不可惜?”此類詰問甚多。同工多方解釋,反複修改設計,鎮規劃委員會終於認可其設計方案,真真不易也。

華人教會在建堂初始,常先尋求內部專業幫助。……據吾經驗,具建築或工程學諸類專技之教會成員,多願傾心相助。然教會須知,內部專家之工作需其犧牲時間及精力。……毋庸置疑,內部專業人士之作品,常超越典型專業人士所作,蓋前者願盡其所能服事上帝,視作對神之獻禮。(王弟兄文)

房子轉戶至教會後,李牧師全家搬入白房。主任牧師居住工地,一住三秋,如定心之錨,牽引會眾之意於建堂。經重重難關,申請到建築執照。七月,工程公開招標,期間設計同工們挑燈夜戰,不敢大意,唯求評標公平。十月初,選定Tocci營造商,其為一基督徒大型公司,信譽頗佳。隨後,建堂委員會加緊與各方協調,欲搶在大地封凍之前動工,及時安下地基。豈料鎮上長官易人,要各承辦方重審原案,如此必大大延遲工程。幾位同工作最後衝刺,數度齊赴鎮公所,據理力爭,終於說動新官,熄其上任三把火。

11月14日,天剛破曉,忽有隆隆雷聲,由遠及近,驚醒李牧師全家。出門看時,只見數輛黃色工程車,巨無霸一般,正揚起“怪手”,鋸下尺徑大樹,送入車口,絞為碎屑而出。巨車過處,小丘變平地。牧師興奮不已,新堂破土動工矣!只幾日,叢林不見,變為一片略斜之地面,可挖土安地基也。白房後面之馬房,權當施工指揮所。重車來往,飛沙走石,在牧師家飯菜上撒下“胡椒粉”。

白晝,工地如火如荼;入夜,設計同工家之窗口,燈火通明。設計既已完成,為何設計同工依舊繁忙?原來,承包商得到設計原圖後,需畫出相應之施工圖,將原設計之精神,落實到千百細節之中,以指導具體施工。數百張施工圖,均需設計同工一一審核、校對、蓋章,發現有誤,即刻糾正。包工經常一次送來數十張圖,工作多,時間緊,責任重,若一馬虎,錯誤在眼皮下漏過,將來釀成大禍,誰能擔當?尤其是,教堂採用鋼鐵構造,鋼梁縱橫交錯,大小不一,用何種連接方法最佳,每處需打入幾許鉚釘,在施工圖上要一一敲定。有時圖紙要來回走上三四趟,方能定稿。

教堂鋼架結構,鋼樑縱橫交錯

每逢審圖之夜,設計同工便齊聚熊弟兄家,打開各類圖紙:鋼樑結構、電氣管道、消防暖通,林林總總,鋪滿桌面。大家分頭伏案,細心推敲,每每工作過子夜。當時首次伊拉克戰事正濃,屋角電視屏幕上炮火連天,導彈從軍艦上發射,帶著可怖之聲,飛向目標。這真是:

那邊世界,鏖兵激戰,毀擾當今
這裡神家,靜心細思,企劃未來

除去審圖,還需監工。熊弟兄家離工地近,且在政府部門上班,時間靈活,故而翌日一早就將審過之圖紙帶去工地,交於包工。之後,又作監工,如發現工匠建造有誤,便需拆去重做;如施工有問題,即當場指導解決;還要拍照做記錄,以利日後複查。Tocci公司崇尚節儉,常提議改動原設計,以省成本。譬如,樓層水泥地板原設計厚四吋,改為三吋半,竣工後發現地板稍有抖跳,所幸安全無慮。因監工之重要性,教會建築師及工程師來工地巡視進度,一日早晚兩次,尤其在工程初期,挖土方、打地基、立鋼架,每日輪流來監工。雖皆年屆四旬,職場繁忙,在家為頂樑柱,撫老育小,卻不辭勞苦,克盡厥職。

買地建堂第五難,難在鄰舍關係。和睦則行事順暢,相怨則事事掣肘。自購地始,但凡有與鄰里溝通機會,諸如公眾聽證會之類,同工均充作準備,不敢掉以輕心。
有一插曲甚妙。一日,李牧師接一電話,是隔路相望之鄰居——雷松公司總部打來,其公司以製造愛國者飛彈而著稱。來電者稱公司董事會正開會,見這邊廂工地熱火朝天,詢問下來才知是建造華人教堂。來電先是祝賀開工,繼而表示工程使景觀受損太大,建議多植樹加以彌補。李牧師暗忖,吾己之事,何須外人多管,便説教會經費有限,尚念不及此。沒想對方熱情,説既然如此,公司願捐款兩萬,幫助植樹綠化,美化環境。於是乎,入口大道旁很快竪起一道緑色屏風。

李明哲長老和李秀全牧師帶賓客參觀快完工之新堂

另一則故事,發生在建堂後幾年。其時有消息,緊靠教會一處151號房產或要賣出。多年相鄰,李弟兄認識房主太太,於是留下電話。過了數年,房主太太忽然來電,稱要售出此屋。因其買房後房價高企,房主曾作房屋淨值高額貸款;而今房價回落,其開價必偏高。按李弟兄建議,雙方共請一獨立房產估價人,為房産估價。因估價值不及房主預期,買賣未成。後因房主高額貸款欠債未清,房產被銀行收去。洪榮宗弟兄接手與銀行交易,最終以較低合適之價格購得房產。教會為擴堂而重造此屋,當然那是後話。

教會處理鄰居關係常頗為棘手。鄰舍反對之原由,或為正當憂慮,或為主觀偏見……最常見反對意見之一,係臨近教會之住房價值降低;另有車流增加、兒童安全、噪音、景色遮擋、乃至教堂出現引起之審美減損等。欲作基督徒好鄰舍,教會勿得忽視此類關切,且須設法減輕之。……遭遇鄰居反對時,教會可考慮多種委婉之解決辦法;良策之一,乃教會或其成員購入鄰居房產。(王弟兄文)

購地建堂,豈止五難,然千難萬難,難不倒主內英雄。眾同工齊心協力,為建堂保駕護航,工程快馬加鞭,工地日新月異。自90年11月奠基,苦幹一年,至91年初冬,新堂基本竣工。回看整個建堂工程,浩大繁複,斥資四百萬,耗時四年半。《世界日報》記者聞訊,前來採訪。李牧師感慨曰:“不知當初何來勇氣,敢做此事!”唯有神襄天助也。

11月24日,暖陽當空,雲舒風息,教會舉行獻堂禮。眾會友聚集樓前,仰望此壯觀新穎之建築,豐屋高牆,L型平面,大門上方高聳之尖角,如巨帆迎風。遊目四周,有新鋪之開闊綠茵草坪,有連片之樹林保留地,有依山開闢之露天劇場,更有寬展之停車場,可容兩百輛車。入內,見四層樓面,軒朗明亮。大堂寬闊高敞,可容近千人聚會,頂高三十尺,青藍色天花板,懸掛數塊白色音板,猶如白雲在天,令人聯想起蒼穹天國。副堂、交誼廳、圖書館、老人休息室、二十間教室、四間幼兒活動室、育嬰室、詩班房、視聽室、地下餐廳空間,各類場所設施應有盡有,總使用面積達四萬七千平方呎,乃當時北美地區佔地最大之華人教堂。

獻堂儀式高潮疊起,一柄金色大鑰匙,被李秀全牧師高擎在手,象徵新堂落成啓用。原房東老太太及女兒亦被李明哲弟兄邀來,作為嘉賓列席,歡喜異常。全體會眾,濟濟一堂。諸多教會牧長前輩,共蒞盛典,即席而言,取諸懷抱,語重心長。嚴開仁長老緬懷往事,回顧教會之初及前兩次建堂,縟縟細節,如在眼前。焦源濂牧師證道,將新堂喻為“新葡萄園”,教會乃園中葡萄樹,眾信徒乃樹上枝。園美,在於樹美;生命之榮耀,遠勝物質之華麗。枝子需修剪,建堂亦建人,代代相傳;果子要多結,滋養鄰裡,傳福音於天下。正如王弟兄文章結尾所言:

未來北美之華人教堂,決不止一方屋,頂十字架,掛中文招牌;決不僅是一特別建築之領域,供崇拜用。相反,其須滿足芸芸大眾需求,在社區鄰裡,成為精神文化之天堂。尤為重要者,其代表耶穌基督:一盞燈,帶來佳音。(王弟兄文)

這真是:

亭亭巨木生芥種,巍巍高堂起平川
一磚一石添基業,千枝千果榮樂園
勤工睦居求真愛,人助天襄克萬難
前踪往事皆序幕,宏圖盛史正開篇

後記:謝謝教會的前輩牧長和弟兄姊妹,為本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史料。謝謝《心版》編委,讓筆者有機會一一採訪他們,把建堂歷史中的動人故事分享給大家。在此特別感謝:李秀全牧師、李明哲長老、洪榮宗長老、章開第牧師、朱克潔長老、張召斌長老、熊起瑋弟兄、王子中弟兄、黃江泰弟兄、陳忻中弟兄、陳存弟兄等。
期待未來教會建堂中,有更多感人故事。我願意再提拙筆,以饗讀者。
(完)

作者屬青橄欖團契
責任編輯:吳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