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人物專訪

恢復敬拜

⸺與“讚美之泉”對話

《心版》編輯同工

成立於1993年的“讚美之泉”作為音樂事工,致力於創作屬於華人的敬拜音樂。從1995年在美國加州正式成立為非營利組織後,“讚美之泉”不僅製作敬拜詩歌專輯、建立兒童創意敬拜學校、投入樂團培訓,同時也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等世界各地進行巡迴音樂佈道會。藉著一同敬拜,“讚美之泉”將神的福音傳給世界各地、各代、各個年齡階段的華人,使大家連結起來,並激勵、裝備著華人信徒。 2023年9月,“讚美之泉”的團隊來到了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CBCGB),開展了名為“恢復敬拜”的兩天三夜的音樂佈道會。 團隊中包括鄭懋柔牧師(Tiffany Cheng,“讚美之泉”敬拜主領/美術設計、本次領隊)在內的12位同工將他們“恢復敬拜”的信息和鼓勵分享給我們。 

2020年開始的全球疫情使許多教會從實體聚會轉變成網上聚會,疫情過後實體聚會的恢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難。感謝神用“讚美之泉”以音樂佈道會的形式將我們聚集起來,彼此鼓勵、恢復敬拜、一起來到神的面前讚美敬拜神。在“讚美之泉”此次忙碌的行程中,鄭懋柔牧師擠出時間接受了《心版》同工的採訪,進行了簡短而有深度的交流;同時,承擔這次音樂佈道會協調工作的CBCGB教會執事Kelly Hsu姐妹也分享了在這次服事過程中和“讚美之泉”接觸的感動。

《心版》:這次佈道會的主題是“恢復敬拜”,這也是“讚美之泉”最新專輯的名稱,可以分享你們是如何確定這個主題的?

鄭懋柔牧師:對於“恢復敬拜”這個主題,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已經很久了。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教會,不只是北美,包括全世界的教會,開始在網路上聚會。美國是疫情後開放比較早的國家,但似乎大家心有些冷淡,和疫情前相比,好像似乎很難恢復到以前的景象。於是我們就有了要恢復敬拜這樣的感動和異象⸺不是網上的、而是弟兄姊妹來到教會實體的敬拜,不只是敬拜團的人和教會的同工、而是每一個人都要來一起敬拜。

《恢復敬拜》這首歌是遊牧師(游智婷牧師,“讚美之泉”音樂事工創辦人兼負責人)和我一起寫的。我們受感動於以斯拉、尼希米時代重建耶路撒冷被毀壞的城牆時,每個家庭都在做,每個家庭都要回去建造;每一代人都在做,是跨時代跨世代的,不僅是青壯年、而且家中每一代,包括孩子,都要回去建造。這就是我們想要帶出來的異象⸺要恢復敬拜。不只是這一代,而且要帶領下一代和下下一代!讓神的祭壇上的火世世代代燃燒下去⸺因為上帝告誡過我們“祭壇上的火,應常常燒著,不可熄滅”(利未記6:12CNV)。疫情像是一個分水嶺。疫情後,面對恢復敬拜的攔阻,大家可能會有些沮喪,希望我們這樣的信心可以鼓勵眾教會。還受感動於我所聽到的一個現象:海外許多教會在傳福音的時候會遇到留學生或者訪問學者流動性大的情況,他們來了教會後短短時間就要離開。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教會的牧長同工分享,學生或者訪問學者在教會認識上帝後,回到自己的家鄉可以繼續傳福音,發揮他們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祭壇上會有火,不是一個季節,是一代接著一代。這樣的景象讓我們很有盼望。

我們也非常感謝CBCGB教會邀請我們來到波士頓,謝謝教會的祝福,使我們可以參與波士頓疫情後敬拜的復興。其實我們也很受鼓勵。看到音樂佈道會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這是最美的。有年輕人、孩子、中年人,不分你我、不分背景,很享受敬拜的時光。希望我們把這樣的異象留在這裡:每一代基督徒都可以拿起他們屬靈的權柄,我們可以敬拜,我可以宣告神的話。

《心版》:我們看到這次讚美之泉的團隊裡有許多年輕的同工。對於年輕人的培養,能分享你們的經驗嗎?

鄭牧師:我們一直在培養下一代的敬拜者。所以,你們可以看到我們沒有很大的年齡斷層。許多年輕人不是從20歲,而是從8歲、10歲就進入我們的“兒童敬拜讚美學校”學習,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被培養。他們在高中時開始服事更小的孩童,在大學的時候可以出來和“讚美之泉”一起服事。我們也出了很多資源是關於兒童服事的。

關於在美國長大的孩子中文不好的問題,我們團隊中也有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中文不太好。但我覺得華人的敬拜是很特別的,華人的文化也是很特別。我們鼓勵ABC來服事,但是每個人都有貼近他們心裡的語言,覺得哪種語言更能表達敬拜之情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他們覺得有呼召,願意留下來在“讚美之泉”服事,我們非常高興 ;但如果有些人覺得英文才能更好的表達、敬拜神,我們也不會強留,而是祝福他們。敬拜有英文的、西班牙文的等等,但上帝呼召我們是來服事華人⸺這是“讚美之泉”最關注的。 雖然很多年輕同工的生活方式是美式的,但心裡是非常愛華人的。可能我們語言沒有那麼好,詞彙沒有那麼多,但是我的感動是上帝使用軟弱的人。

《心版》:“讚美之泉”的異象是服事全世界的華人。華人的文化和其它文化是有些不一樣的。在敬拜時,老一輩的人也許不太願意做太多動作。那麼,在敬拜的選歌、題材、風格上,怎麼樣可以讓老、中、青一起參與?

鄭牧師:在北美的華人教會不容易,因為我們是移民教會,會眾不比亞洲的教會少,但資源有限。大家可以在同一個地方敬拜已經很不錯了,要找到同一種語言更是不容易。感謝神給“讚美之泉”這樣的恩典,創作的歌算是琅琅上口,大家都可以一起唱。雖然年長的人動作慢,但心裡是火熱的。當一起敬拜時,我們鼓勵他們舉起手來,也允許他們有休息的時間。例如昨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年長和年輕的人互相鼓勵,台上和周圍的人一起鼓勵,一起敬拜。

《心版》:在過去的經歷中,有沒有值得和我們分享的挑戰或是來自神祝福的事情?

鄭牧師:特別的挑戰或祝福有很多。用最近的事情來說,我們的服事在疫情中也沒有停過,亞洲巡迴在疫情期間一直都在進行。去年,我們在台灣巡迴了兩個月。這段期間的事工,團隊完全是憑著信心。因為亞洲那時是半開放的狀態,能參與巡迴的同工比較少,而巡迴中每一站都有同工確診得“新冠”。當巡迴到台灣南部的時候,只剩下個位數的同工能參與事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情⸺去帶敬拜!上帝真的是使用軟弱的人。可能少一個人會少一個樂器伴奏,但我們還是憑著信心帶敬拜,最後發現很多人在我們的巡迴佈道會中聽到福音,信了主。這次全球的疫情,我們經歷在其中,上帝仍然使用我們。對於“讚美之泉”,也許有些人問是不是因為某些人、某些歌、某些事情使你們做的很好?但其實“讚美之泉”的團隊不會高舉任何人。我們是一個團隊,不管是幾個人,上帝是我們的元帥。神親自在做工。

Kelly Hsu執事在採訪開始前的分享:

這次音樂佈道會只有實體敬拜,沒有網路直播,希望能夠給來到教會參加的人有一個感受,就是和別人一起敬拜與網路敬拜其實是不一樣的。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這次音樂佈道會有非常多的人回到教會,很久沒有看到會堂有這麼多的人一起敬拜。全地一起讚美真是很棒的感覺。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五年前的音樂佈道會,“讚美之泉”來的同工和今年完全沒有重複。五年前的同工基本上是志願者,不是全職;而今年來的同工基本都是全職。這是很新的現象。可以看到“讚美之泉”一直在做傳承的事。他們有許多的兒童事工,在加州經常辦兒童的營會,讓孩子小時候就知道如何敬拜。像這次來參加音樂佈道會的同工非常年輕,比如其中一位主要的聲樂同工吳瑋庭(Tina Wu)姐妹,她三歲來到美國,講話都是用英文,不會看中文,但也積極熱情參與在服事中。所以我很感慨“讚美之泉”不只有使命感,同時還有行動,而且持續非常久。

對於“讚美之泉”的音樂事工,基本上每年他們都會出一張音樂專輯。學習音樂創作的人也許會知道,寫歌的不容易。若不是聖靈的帶領,很難寫那麼多歌。在現世代中,教會也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敬拜,這是“讚美之泉”正在做的事情。當我們知道年輕人喜歡的音樂是什麼,不只用傳統詩歌,也用現代音樂來敬拜,也許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教會。同時對於學音樂的基督徒和學“教會音樂”的孩子,我希望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服事主,也鼓勵教會打開門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音樂的弟兄姊妹進入教會服事。

City Mobiliz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terview with 2023 Missions/Social Concerns Conference Speaker Kenny Chau

The Pulse Editorial Co-workers

Kenny Chao was the keynote speaker at CBCGB’s 2023 Annual Missions and Social Concerns Conference (November 10 to 12). He is a CBCGB-supported city mobilizer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c. (ISI) and an affiliated Spiritual Life Advisor at New York University (NUY) serv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theme of his three-day sessions was Living for God’s Great Kingdom. The following is excerpted from an interview by The Pulse editorial team on the night of November 12, 2023.  

How I Became a Christian

I was born in Vietnam in 1974 as the youngest of seven children. My dad moved there from Chao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t a young age with his dad. My parents dedicated me to Christ before and after I was born and gave me a Chinese name 周君平 (和平之君, prince of peace). We left Vietnam in 1975 because of the war. We lived in a refugee camp in Macau or Hong Kong before being sponsored by a Chinese church in Washington DC (CCCGW) to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 visited the church in 2019 while attending the Chinese Mission Conference in Baltimore. Their website said the church began in 1957 b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n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c. (ISI). It is wonderful that 42 years later the refugee family they supported would serve with ISI. 

My parents moved to New York City to work so they could get their three other children and my grandmother out. They lived a hard life, and I knew growing up that we were poor. Our apartment in Chinatown was a 500-square-foot walk-up between two funeral homes. I did not feel like going to church and took every opportunity not to go, because church was not relevant to my life. All my church friends were from out of town, and I was the poor kid from Chinatown. 

When I was in 8th grade, I really wanted a bicycle because all my friends had one. My parents eventually got me an $80 purple bicycle. It was my first bike, and my friends would laugh at me for the color. One afternoon, I was about 20 steps from my home when someone pushed me aside and took my bike. I started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of bad influences and robbing people of their bikes.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When we’re hurt, we would hurt others, or we don’t care when others get hurt. Of course, I didn’t understand this back then. The only bike I took from someone was a chrome GT dirt bike. I was scared to take it home, so I ended up swapping it with a bike taken by someone else. One day, a local gang member threatened me for taking his bike and demanded me to pay him $360. I didn’t have the money and didn’t dare to tell my parents about it. I was afraid of being beaten up by my dad at home and then by the gang on the street. I needed to get out of the city. My dad told me about a summer conference my church OCM (Overseas Chinese Mission) was having away from the city. I jumped at the chance to get away. 

At the conference, I felt convicted for the things that I’d done. When we bowed our heads and prayed, I felt a sense of remorse and whispered softly, “I’m such a jerk, I’m wrong and I felt bad about it.” Then I heard a voice, “but I still love you.” I believe that was the voice of God. I deserved punishment and judgment, but God showed me compassion and mercy. On the last night before going home, I decided to trust God. I sang a song from the conference “You Are My Hiding Place” on my way home and kept saying in my mind, “God, please protect me.” As I walked by a church near my house, I looked at the cross on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sang that song. I saw the gangsters across the street. They never bothered me again, and I never interacted with them again. I found out after becoming a Christian that the police station kept a photo of us hanging out in the parks with writings on it that said “Future gangsters. Watch out for them.” Some of my friends did join the gang. Jesus saved me and delivered me from gang life. 

Roads to a Full-time Missionary

The summer conference was on the Labor Day weekend in 1988. At the winter conference in the same year between Christmas and New Year’s Day, I responded to an altar call to dedicate my life to full-time ministry. I was sure that I was called, though I didn’t understand exactly how and where. I have a gift for evangelism.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I had done city evangelism with Metro Ministries in a Yogi Bear costume. I was able to share the gospel in the army. At a friend’s wedding in California when I was 24, God spoke to me. He said, Kenny, you’ve told people that I’ve called you to do missions. I had you grow up in Chinatown.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y people there? My answer was nothing. I approached Pastor Billy Yep at CCHC (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about serving in Chinatown. I served there for four years. 

God told me to go to China in a dream. My wife Cindy and I met at OCM when she was getting an education degre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We got married soon after. I had a dream one night in 2004. I was standing in a large flat area in front of a big red building. I heard a voice that said, “Love God, love China.” I woke Cindy up and said, “I think God’s calling us to go to China.” We joined PESI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s Institute,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aught English at a private kindergarten in Beijing for a year while sharing the gospel in our spare time. Cindy taught English full-time, while I split my time between the kindergarten and BICF (Beijing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Fellowship) as an administrator. 

Beijing was a vision trip for us for two reasons: to see for ourselves the spiritual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in China and to get further clarity on how God was leading us. While teaching in Gansu in the summer, I was invited by my students to a Tibetan Buddhist temple. Something stirred in my heart when they worshipped their gods in front of me. God said to me, “You see these people pray to false gods? You should be an intercessor to pray on their behalf to the one true and living God, so that they would come to know me.” Before leaving China, we were on a tour to Tibet to see Mt. Everest. The tour guide said the roads to Mt. Everest were closed. We had to follow a new itinerary to visit numerous temples against our intentions. They took us to the Jokhang Temp in Lhasa. I saw a long line of people holding two things in their hands, one with their offering and the other with their babies. I remember the picture of this baby with big eyes looking at everything. It broke my heart. I wept uncontrollably for the next 15 minutes. I realized that it was not one person but the Tibetans as a people were hopeles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y believe in their version of the good news, they will pass it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at night, God not only showed me the spiritual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there, but also the clarity of how I was going to serve him, which was to transform generations of idolaters into generations of true worshippers. I decided to go to seminary to be a resource to others who don’t have the opportunity. Cindy and I went to Gordon-Conwell in 2005 to follow our vision as long-term missionaries to China.

A City Mobilizer with ISI

In my last semester at Gordon-Conwell in 2008, I accepted a two-year assignment from OCM to help send missionaries into the field. I would be among the first to go. We partnered with OMF which included financial support as well as training. I was to be with OCM between 2009 and 2011. In 2010, our daughter Meimei was born with Down Syndrome and hearing problems. We wanted to go to China, but the costs for special care in Beijing were prohibitive, while New York City has probably the best care and most generous benefits in the world for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I felt God led me to a dead end. The OCM leaders offered me a youth/English staff position at their church plant, the OCM Canaan Church in West Windsor near Princeton, NJ. God also helped us win a housing lottery to move up to a brand new two-bedroom apartment in East Harlem for $86,000. 

After two years of traveling to Canaan on the weekends, a 70-mile commute, I agreed to stay on for another year for them to find my replacement for their sake and my family’s sake. I did not have a plan for the next step. I felt that God led me to another dead end, but God opened doors for me to talk to Intervarsity Fellowship (IVF), and finally to ISI. 

My official ISI title is City Mobilizer. NYU gives me the title of a spiritual life advisor, an affiliate status. There are 70 unpaid spiritual life advisors at NYU. I have access to meeting rooms in their buildings. What led me to serve at ISI was the part of its mission statement that says it is in cooperation with local churches, which was what I wanted to do. I wanted to help the local churches by giving them a platform to reac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goal is not just for church members to become volunteers but to help them become missional. 

We matc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s in New York City from our partner churches on a one-on-one basis for one academic year. With the professional mentorship program, the mentor would meet their student once or twice a month for nine or 10 months, help them with their resumes and networking skills, talk through their goals, etc. The mentorship is usually done away from the church. The mentor invites the mentee to the church for Christmas and Easter. If the student is interested, they can invite them to church at other times. Asian American congregations are often out of practice sharing the gospel in workplaces. With the program, we train the mentors to walk on two legs: the professional leg, which is usually strong in New York and Boston, and the spiritual leg, which is often weaker. If you serve these students and you never mention God, I have failed you. We want you to be prayerful for an opportunity to share the gospel. I founded the program in 2014, and passed the program director’s role to someone else, a Chinese Canadian named Jackie who joined as a mentor six years ago. 

What can CBCGB learn from City Mobilization at NYU?

Two things come to mind. One is a professional mentorship program, and the other is very intentional mentorship. First, give people an opportunity to serve that builds up their faith and helps them see that the harvest field is ripe here, and they don’t have to quit their jobs to be part of the Great Commission.

A very intentional mentorship means a program that helps the person who answers the call to ministry/mission. The old church model is after you answered an altar call to full-time ministry, you go on a short-term mission trip. It is not until you go to seminary that they start supporting you. It’s not about financial support, but how the church walks with you. An old lady on a missions committee once told me, “Kenny, God called me to missions a long time ago, but I never went. That’s why I serve on the missions committee.” I believe that if someone had walked with her when she was younger, she would have made it to the mission field. OMF regional director Steve Nephakis once said that only 1% of those called to the mission field actually make it. It’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entorship. When I spoke to the people who raised their hands to full-time ministry at your missions conference, I sai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is to pray for a mentor. Be courageous and ask someone to mentor you. 

推動敬拜到世世代代

⸺2023年宣教社關年會講員Kenny Chau訪談

《心版》編輯同工

Kenny Chau (周君平) 是 CBCGB 2023 年度“宣教與社會關懷年會”(11月10日至12日)的主題講員。他是 CBCGB 支持的國際學生協會(ISI)的城市動員者,也是在紐約大學為國際學生提供服務的屬靈生活輔導。他為本次為期三天的會議制定的主題是“為天國而活”。以下內容摘自《心版》編輯同工於2023 年 11 月 12 日晚的訪談。

我如何成為基督徒

我 於1974 年出生在越南,是七個孩子中的老么。我父親年輕時隨父親從廣東省潮州搬到那裡。在我出生前和出生後,父母兩次將我奉獻給基督,並給我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周君平”(取意“和平之君”)。1975年,由於戰爭我們離開越南,在澳門或香港的難民營滯留一段時間後,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家華人教會(CCCGW)的資助下來到美國。2019年,我去巴爾的摩參加華人宣教大會(CMC)時拜訪了這家教會。他們的網站稱,該教會於 1957 年由國際學生在ISI的一個辦公室創辦。令人欣喜的是,42 年後,他們支持的難民家庭開始在ISI服事。

我的父母搬到紐約工作,這樣他們才可能把另外三個孩子和祖母從越南帶出來。他們生活艱苦,我從小就知道我們很窮。我們在唐人街的公寓是一個 500 平方英尺的無電梯公寓,位於兩個殯儀館之間。我不想去教堂,抓住一切機會逃掉,因為教會與我的生活無關。我的教會朋友都住在郊外,而我是唐人街的窮孩子。

八年級時,我很想要一輛自行車,因為我的朋友都有。父母終於給我買了一輛 80 美元的紫色自行車。這是我的第一輛車,我的朋友們會因為顏色而嘲笑我。有一天下午,在我離家大約20步遠的地方,有人把我推到一邊,搶走了我的車。我開始和有壞影響的朋友一起玩,搶別人的自行車。當我們受到傷害,我們會傷害別人,或者當別人受傷時我們不在乎 (Hurt people hurt people)。當時我並不明白這一點。我從別人那裡拿走的唯一一輛自行車是輛鍍鉻 的GT 越野車,但不敢把它帶回家,最後和別人換了一輛車。有一天,一名黑幫份子聲稱我拿了他的車,要我賠他 360 美元。我沒有這錢,也不敢告訴父母這件事。我害怕在家裡被我爸打,然後在街上被黑幫打。我要離開唐人街避避風頭。剛好父親告訴我,我們的教會 OCM(中華海外宣道會)在那個週末在外地有夏令營。我抓住了這個的機會。

在營會上,我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內疚。當我們低頭禱告時,我感到懊惱,小聲對自己說:“我真是個混蛋,我錯了,我很難過。”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但我仍然愛你。”我相信那是神的聲音。我本應受懲罰和審判,但神卻向我表達愛和憐憫。回家前的晚上,我決定信祂。回家的路上,我唱著在營會唱過的讚美詩《你是我的藏身處》,心裡不停地說:“神啊,請保護我。”當我走過我家附近的一座教會時,我看著教堂頂部的十字架,一直唱那首歌。我可以看到街對面的黑幫成員,但他們再也沒有找我麻煩,我也再沒有和他們交往過。成為基督徒以後才知道,唐人街警察局保存了一張我們在公園閒逛的照片,上面寫著“未來的黑幫,注意他們。”我的一些朋友後來入了幫會。耶穌把我從幫派生活中解救了出來。

走向全職宣教的路

那是1988年的勞動節週末的夏令營。在同年聖誕節和元旦之間的冬令會上,我回應了祭壇呼召,將我一生奉獻全職事工。我確信被呼召了,儘管我當時不明白神呼召我的方向和時間。我有傳福音的恩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有機會穿著小熊尤基(Yogi Bear)的道具跟著都市事工(Metro Ministries)在城市裡佈道。參軍時和隊友分享福音。24 歲的時候,在加州一位朋友的婚禮上,神向我說話,“肯尼,你告訴人我呼召你去宣教。我讓你在唐人街長大。你為我的百姓做了什麼?”我的答案是什麼都沒做。我於是向葉啟明牧師詢問如何在唐人街事奉,開始在基督教角聲佈道團(CCHC)全職服事了四年。

神在夢中讓我去中國宣教。我和妻子辛蒂 Cindy 在OCM認識並結婚了。她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教育學。2004年的一個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站在一棟紅色建築前一大片平坦的地方,聽到一個聲音說:“愛神,愛中國。” 我叫醒辛蒂說:“我想上帝在呼召我們去中國。”我們加入了PESI(專業教育系統,一個非營利組織),在北京的一所私立幼兒園教了一年英語,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傳播福音。 辛蒂全職教英語,而我同時在幼兒園和 BICF(北京國際基督教團契)服事。

北京是我們的異象之旅,原因有兩個:親眼目睹中國人民的屬靈狀況,並清楚上帝如何帶領我們。暑假在甘肅教書時,我受學生邀請參觀一座藏傳佛教寺廟。當他們在我面前敬拜他們的神時,我的心裡有激動。神對我說:“你看到這些人向假神祈禱嗎?你應該成為代禱者,為他們向獨一永活的真神禱告,使他們能夠認識我。”離開中國前,我們去西藏旅遊,看珠穆朗瑪峰。導遊說通往珠峰的道路被封了。我們不得不按新的行程去參觀許多寺廟,這違背了我們的初衷。在拉薩的大昭寺,我看到排長隊的人們手裡拿著兩樣東西,一樣是他們的供品,一樣是他們的嬰兒。我清楚記得一個睜著大眼睛看著一切的嬰兒的臉。這一切讓我心碎。接下來的 15 分鐘我一直在哭泣,無法控制自己。我意識到不僅是個人,而是整個民族因為沒有福音變得沒有希望。另一方面,當他們相信自己版本的福音時,他們會保留並傳遞給下一代。那一天神不僅向我展示了那裡人們的屬靈狀況,還讓我清楚地知道我將如何服事祂,就是將一代又一代的偶像崇拜者轉變為一代又一代真正的敬拜者。我決定去神學院,為那些沒有機會接觸神學的人提供資源。2005 年,辛蒂和我入讀戈登康韋爾 (Gordon-Conwell) 神學院,追隨我們成為長期赴華傳教士的願景。

ISI 城市動員者

2008 年,我在神學院的最後一個學期,得到OCM的聘用,幫助差派宣教士進入禾場,我自己將成為最先去的一位。我促成OCM與 OMF (海外基督使團)的合作,成為財務支持和培訓的夥伴。預計聘用期是2009 年至 2011 年,然而在2010 年我們的女兒美美出生時,被診斷患有唐氏症和聽力問題。我們仍然計畫去中國宣教,但北京的特殊護理費用令人望而卻步,而紐約市有全世界最好的護理和最慷慨的福利。我感覺上帝把我帶進了死胡同。OCM的牧長為我提供了一個青少年(英語部)教牧職位,在西溫莎的OCM 中宣會迦恩堂(Canaan Church of Princeton),離普林斯頓不遠。 神還幫助我們獲得一張住房抽獎,以 86,000 美元的價格買到紐約東哈萊姆區 (East Harlem) 一套全新的兩居室公寓。

在全家每個週末往返迦恩堂(單程70 英里)兩年後,我決定為了教會和家庭的考量,在教會只再待一年,給他們時間找繼任牧師。我沒有下一步打算,覺得神把我帶進了另一個死胡同。但神其實為我打開了與校園團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交往的門,最後又打開了與 ISI交往的門。

我在 ISI的正式稱呼是城市動員者。紐約大學給我的頭銜是屬靈生活輔導 (Spiritual Life Advisor),屬於不支薪的附屬關係(紐約大學有 70 位無薪屬靈生活輔導),可以讓我使用大樓內的會議室。 促使我在 ISI 服事的原因是其使命宣言的一部分,即與當地教會合作,這正是我想做的。我想幫助當地教會,為他們提供一個接觸國際學生的平台。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教會成員成為社區志願者,而且幫助他們成為宣教者。

我們將國際學生與合作教會的紐約市專業人士進行一對一的匹配,為期一學年。在專業導師計畫中,導師會每月與學生會面一次或兩次,持續九到十個月,幫助他們填寫履歷,訓練社交技巧,並討論他們的目標等。輔導活動一般在教會之外進行,但導師會邀請受訓者去教會過聖誕節和復活節。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邀請他們進一步在其它時間去教會。亞裔教會常常缺乏在工作場所分享福音的實踐。透過該計劃,我們訓練導師們用兩條腿走路:專業的腿,通常在紐約和波士頓會比較強壯,以及屬靈的腿,一般比較弱。如果你為這些學生提供服務,卻從不提及神,我就辜負了你。我們希望您禱告能有機會分享福音。我在 2014 年創立了這個項目,現在已經把項目總監的職位交給了一位六年前加入導師團隊的加拿大華裔Jackie。

CBCGB 可以從在紐約大學的城市動員中學到什麼

我想到兩件事:一是專業導師計畫 (professional mentorship); 另一個是極為有意式的指導(a very intentional mentorship) 。首先,給會友一個服務的機會,建立他們的信心,幫助他們看到這裡的莊稼熟了,他們不必辭去工作就可以成為大使命的一部分。

極為有意式指導,指的是幫助回應全時間服事或者宣教者的計劃。現有的教會模式是在你回應全職事奉的祭壇呼召之後,你自己先去短期宣教;直到你決定讀神學院,教會才開始支持你。其實來自教會的經濟支持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成長的路上陪伴你前行。我認識的一位宣教委員會的老太太曾經告訴我:“肯尼,神很久以前就呼召我去宣教,但我從未去過。 這是為什麼我在宣教委員會服事。” 我相信,如果她年輕的時候有人陪她走,她一定能走到宣教工場。OMF 區域總監 Steve Nephakis 曾經說過,只有 1% 被呼召的人真正進入宣教工場,因為大部分人缺少指導。我在你們的宣教年會結束時對那些舉手決志、參與全職事奉的會友說過,“你們最重要的是要為能得到一位導師來禱告,並有勇氣請別人來指導你們。”

心的堅守

我的朋友,你是否正在努力為自己構築夢想,尋找信仰?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在每天忙碌的日子裡,你是否還能感受到那曾經帶給你力量的信仰仍讓你心動?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充滿著抉擇,當現實與夢想相悖,你是否會為自己的初心而堅守著?當親情與信仰交織,你是否能堅守信仰繼續前行?你是否能在走過人生的春夏秋冬,仍然可以對自己說:我的信仰沒有被世間的庸常瑣碎而湮滅!

今天我們將向你講述吳存仁牧師堅守信仰的人生歷程。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吳存仁老師於8月11日至8月19日在CBCGB教會教授神學課程“啟示錄”。8月15日的早上9點,我們有幸採訪了吳存仁牧師。以下是他的分享:

如何確定是主的蒙召:

如何確定是主的蒙召?我覺得明白主的心意,不是從主的蒙召這個特殊經驗開始。明白主的心意是每一個人如何確認自己的重生和得救,確認自己有屬靈的生命,這應該是每一個基督徒第一個屬靈經驗。蒙召成為傳道人不過是類似的又一次屬靈經驗而已,我覺得這兩個事實上是同類的經驗。我生長在一個祖父輩是基督徒的家庭,可以說是隔代“遺傳”的基督徒。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確定自己的生命在主裡重生,從此便積極參與校園團契。22歲從台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專業畢業。在台灣所有的男生都要服兵役兩年,其中有一年半是以準軍人的身分服役。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軍營,並分配到一個軍校教書,工作非常輕鬆。我向主禱告:這一年半我要在這做什麼呢?祈求能明白神的旨意。在這裡除了努力為自己將來出國讀書做專業準備,也準備用這段時間來好好地研讀聖經。而此時單調的軍營生活讓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專心地讀聖經,如鹿切慕溪水,從創世紀逐卷逐段地開始讀聖經註釋書和寫讀經心得。經過用心研讀聖經,尋求主,越來越明白神的旨意。在服兵役快要結束的時候,便聽到主的呼召:成為一個全職傳道人。如今回首過去,我明白神的美好旨意。蒙召前在軍營一年半的時間我認真地研讀聖經,雖然我不是為全職事奉而預備的,但是神卻是這樣預備我的。祂讓我在這樣特別的環境中好好讀聖經,裝備自己,使我今天能在講台上教學生,在教會帶查經和講道,帶領教會明白主的話。

如何確認自己已重生得救:

《約翰福音》1章12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做神的兒女”。聖經上說接待主,就是你稱祂為主。我們怎麼從聖經中認識耶穌?首先要知道祂是誰,知道祂在做什麼,以及祂所做的一切和我之間的關係。對於聖經中所敘述的所有跟祂有關的人、祂的使命,及有關的敘述,我都願意接納是真實的,跟我有密切關聯的。既然接納,我就是聖經中所說的“信祂名的人”。我既然相信,做了委身的決定,就知道我的身份。當然,在第一瞬間,你不一定會有情緒上的經驗。但是,我既然是聖經中所說那個被主接納、擁有為神兒女身份的人,我就相信會有許多因著擁有這個特殊身份而伴隨的屬靈經歷,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是這樣的。

對一些弟兄姊妹來講,可能他/她一直掙扎於沒有情緒上的感覺,但我沒有這個問題。我的理工背景使我比較容易降伏於規則。聖經上說,凡是接待祂的人,就是信祂的,我認為這就是規則。我遵守了這個規則,就相信一定會有經歷。雖然在信主的很短時間內還沒有,但我不焦慮或質疑擁有神兒女的身份。當然後來我就有很多的經歷。記得我信主的第一年,感覺好像和主談戀愛一樣(那時還沒有過和任何姐妹交往的經驗)。我每天讀聖經、唱詩歌給我的主聽;讀經時好多的書卷、經文好像都是主在和我說話。那時候在學校課間休息的十分鐘我都是哼著詩歌。因為剛剛信主不久,對很多詩歌我都不會背,只記得旋律;但是下課的那十分鐘,我哼著詩歌覺得非常、非常地快樂。經歷與主這樣的親密關係有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就是戀愛的感覺。這種屬靈的經歷伴隨著我在大學的成長。

“轉行”成為一個全職傳道人的家庭挑戰:

我喜歡讀書,並且很喜歡自己的專業。大學我的主攻是合金鋼,研究生的主攻是電子,當时台灣的電子產業正開始興起,我有自己對人生的期盼。當我第一次和我爸說:“我受蒙召了”,我爸反問: “轉行”了?是的,當主呼召我的時候,剛開始我其實蠻掙扎的。不過,我不是初信主,當然還是知道如果主呼召,祂有最高的權威性,我服原則,因此我對自己的蒙召沒有任何的疑惑,明確了自己的一生要委身於主,成為全職傳道人!

我決定報考中華福音神學院。在考場考試的時候,學校的廣播裡傳傳來了一個聲音:“吳存仁,你的父親在校門口等你”;當考試快要結束時,學校的廣播裡又傳來了一個聲音:“吳存仁,你的母親在校門口等你”。母親甚至對準備讀神學院的兒子發出了最後通碟:從此你不要再進家門!父母強烈的反對和阻難並未改變我心中的信仰!在華神讀書的三年沒能踏進家門,與父母斷絕了親情的溫暖……當時沒得到家人的支持,是一個遺憾。我做了很大的努力,走到今天,如果這個選擇非得是二選一的話,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我不太能理解,愛耶穌和愛父母,這兩件事怎麼會有衝突?也許他們的過去對傳道人的印象不好:一,傳道人都很窮;二,他們知道在教會中有些陰暗面。所以,與其說他們反對我當全職傳道人,不如說他們愛我,希望我好好事奉主,不要去搞那些東拉西扯的東西。我覺得那個時候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對自己的蒙召成為全職傳道人是很清楚的。

牧會和教學二者是能相得益彰:

出國讀書前,我已經牧會九年了。我非常喜歡牧會,喜歡和人在一起。我們夫婦在美國讀書時就很清楚我們蒙召是為了服事台灣的教會,所以,我們一拿到學位就馬上回到台灣。在拿到最後的學位之前,主實在是為我們開了好多綠燈,包括在經濟上的支持。主讓我們倆這十一年在美國讀書的時間都拿到了神學的學位,而且我還拿了好幾個學位。所以,回到台灣後我們就優先考慮一起去神學院教學,週末主日在不同的教會講道。這樣堅持一年半後,我們跟主說:每個禮拜在不同的教會講道,不能長久伴隨這些人走過他們當時所處的困難,我的講道對他們的生命有什麼幫助呢?這時我們開始向主禱告,希望能固定和一群弟兄姊妹在靈命上一起成長,一起面對生命當中各樣的屬靈功課。

我從2007年開始正式成為懷恩堂教會的兼職牧師,週間在學校教學、寫書。牧會方面基本上做教會的傳道人應做的事。直到現在,我每個禮拜寫週報、訓練小組長和同工。曾經沒有司琴的時候我們還要訓練司琴、音控同工;事奉中的招待,一對一陪談,年輕人交朋友的婚前輔導、證婚,婚後的輔導……基本上一個地方教會牧師該做的事我們都做。因為我們週間不在,探訪就少了很多。在COVID-19之前,我們的門訓事工已在網上進行,這樣做已經有八到十年。選擇同時做老師和牧會,時間上會有點緊張,不過這麼多年的事奉,我已經可以把時間控制得很好了。所以,牧會和教學對我們來說沒有太多的掙扎。“華神”和“懷恩堂”很近,走路10分鐘就到了。

神學裝備對我教導聖經、講道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成人主日學。從在這個教會聚會開始到現在,我教的成人主日學的三十四門課程從未重複過。因為我們的弟兄姊妹都是固定的一群成員。如果主日崇拜他們剛剛聽完我的講道,再來上成人主日學,我就不可能講兩個一樣的信息。所以,我必須努力做夠多的預備。三十四門課對我來講也不容易,但是主呼召一個人,就會賜給他做這事的恩典,讓他願意委身於主呼召他去做的那項事奉。從1982年到今天為止,我全職事奉已經41年了。雖然常常覺得很忙、很累,要做很多的預備,但是我覺得主的確給了我真心喜歡這種事奉的恩典⸺我喜歡和弟兄姊妹在一起分享主的話,喜歡聽他們經歷主話語的見證,克服困難在各樣的軟弱中呼求主的名,和主帶給他們平安喜樂的結果。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經歷過失敗,也經歷過那種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耐心等待。不過,我一直都有主所給我喜歡參與事奉的熱情和激情。

關於青少年的電玩問題

父母的课:

如果我們沒有給孩子提供其它的選項,他就會跟著一幫人去玩電玩消耗時間;如果有更多合理的選項,他們被電玩捆綁的可能性就會比較低。我兒子小時候迷Pokémon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師母把教會所有的男生全部都邀到家裡;我們搬了兩個大屏幕,讓孩子們分組打了整整一個早上。中午請他們去吃比薩餅,下午又帶他們去打籃球。要向孩子表達我們對於電玩沒有敵意,只是在乎他玩電玩的時間。我們會主動幫他邀鄰居、邀教會兒童主日學其他的小朋友來一起玩。這會讓孩子明白,第一,我們沒有打算剝奪他的快樂,第二,藉著玩電玩我們可以幫他選擇朋友圈。我們到Louisville的時候,教會裡沒有幾個小男生;我們就禱告,求主給我們的孩子有朋友。結果在半年內,搬家來的、來讀書的,我們教會一下子就有8個小孩。每個星期天看到這些小男生跑來跑去,就好像流動的小坦克一樣。在我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主給我們很多的恩典,他有三群朋友:一是學校的, 二是社區的, 三是教會的。我們很早就給他約法三章:週一到週五傍晚放學之前,不玩電玩;週六早上靈修、速讀完聖經之後,剩下的時間可以玩電玩。幫助孩子們控制不受手機電玩的影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的態度。不要在電玩這件事上和孩子敵對,而是和其它的娛樂方式一樣對待。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和同學、朋友、教會的夥伴有其它可以談的話題,他就不會被只喜歡電玩的朋友綁架了。孩子被電玩綁架,要解救回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倘若我們的父母和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們,讓孩子們有更多的選項,我相信孩子們不會把電玩當作他們唯一的娛樂。那他們就會有更大的空間,他們的選擇也會比較有彈性。

教會的课:

我們透過教會的電玩專業人士建立專案組,從他們的角度幫助家長或者幫助孩子們了解:有些電玩為什麼讓你那麼高度地黏着?因為商人的策略是要賺錢,他們就設計一套高度粘着使用者的方式。知道了這套策略之後,你可以玩電玩,但是不需要按照它的方式,以至於你在時間上、金錢上彷彿是被綑綁。很多電玩設立遊戲中間不可以離開,而且它是一個小組一起玩。所以,你不能說打到一半叫孩子下來吃飯,那孩子一定不要的。他如果玩到一半跑掉,將來同伴不再會找他玩,就會變得非常孤單。你可以和他講,20分鐘後下來,那多半都會成功。但是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在孩子玩時一直要打斷他。如果孩子不停就開始罵他、把手機收起來,造成了不必要的敵對。

現在的電玩種類非常多,家長或者老師應該幫孩子選比較健康的,並且在其中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剛開始我們只是讓父母認識電玩,後來就讓孩子們也正確地認識電玩。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進展得很不錯,雖然這不是我們當初安排講座的本意。主就是這樣為我們設計的。

【後記】如今吳存仁牧師的兒子已成家立業,是一位元電腦工程師。兒子和兒媳分別全職在電腦公司與會計單位工作,並都兼職參與教會的事奉,和一群追隨主的年輕人一起在全美多個大學城附近開展植堂事奉。

愛的返哺

——林為千、蔣佩蓉長老夫婦訪談錄

《心版》同工

這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五月的英格蘭處處鮮花盛開,大地綠色盎然。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萬千學子在這裡學有所成,捧著畢業證,懷著理想、信念,也帶著愛,開啟了人生的旅途。

時光倒流三十多年,年輕的為千和佩蓉曾是一對年少時分別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和加拿大的青年學生。為千說他雖然早在十歲的時候就在父親的帶領下參加了葛培理牧師(Billy Graham)的佈道會,當時受聖靈感動而決志;然而在青春叛逆期的時候卻遠離了神,並且在考大學時選擇了無神論者的天堂——MIT麻省理工學院。在MIT求學的年代,在這裡受到了教會牧者和弟兄姐妹的關愛。1984年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千經人介紹來到當時還在Woburn二堂的CBCGB教會,並在英文堂李卓民牧師帶領下受洗,歸入基督名下!隨著參與教會的活動和MIT學生團契的服事工作,年輕的為千很快領悟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立志一生為主奉獻!大約與此同時,就讀MIT機械工程系的佩蓉,也在Park Street Church的友人帶領下接受了耶穌基督。二人在CBF團契相識。佩蓉於1986年轉到CBCGB聚會,並與為千一同接受李卓民牧師與師母(Raymond & Pricilla Lee)的栽培與輔導。1987年,年輕的佩蓉經過認真的思考,也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從此基督真神成為她一生的信靠和追隨。

年輕時代的為千和佩蓉相識於在MIT的求學,相交於共同的興趣,相愛於對基督教信仰的共同追求。一對年輕的伴侶憑著對神的信靠和跟隨,從這裡開始了他們人生的“歷險”旅程。他們於1988年締結婚約,從此展開3M人生:基督為生命之主(Master)、一生為基督而奔跑(Mission)、在基督裡攜手同行(Mate)。他們養育了三個兒子,凱文Caleb(1993)、凱恩Jonathan(1995),與凱安Stephen(2001)。在三個國家居住和工作過。因著神的感動與聖靈的帶領,他們舉家於2003至2013年定居北京。為千負責微軟公司在中國的高階主管,佩蓉則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婚姻家庭和親子關係方面幫助數不盡的家庭,甚至成為五本暢銷書的作家。

他們也一起出版了三本書,《給孩子一個間隔年》,《人生休止符》和《十分婚姻》。他們勇於探索,曾帶領全家去墨西哥、中東、中國和印度短宣,在孤兒院服事,向藏族少數民族教英文。2014年舉家回到美國。如今,他們進入空巢,他們兩夫婦仍為主奔波於世界各地開始過一種極簡的生活,告別安逸,直奔影響他人生命的道路。

三十多年轉眼即逝,為千長老和佩蓉師母回家了——回到了他們的母堂,於2023年5月19至21日在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帶領中文部靈命進深會“家有基督的馨香”。進深會共有四次主題講座,分別爲5月19日的“家有基督新造人的身份”,20日下午的“家有基督的喜樂”,晚上的“家有國度觀的驅動力”和21日的“家有基督的主權”。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還有兩堂特別講座“父母和青少年研習會”、“面對當代孩子們面臨的挑戰”,分享如何在中西文化的衝擊下設立家庭祭壇——按照聖經的教導,經營好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以及在新時代如何培養有競爭力的4Q孩子——IQ 智商、EQ情商、CQ 品商(品格)、AQ 逆商(抗壓)。

5月21日主日的午飯時間,我們有幸採訪了百忙中的為千長老和佩蓉師母,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問:請簡述你們認識、信主的經歷。

蔣佩蓉師母:因為我們經歷了很多生命季節的變化,因此在每個人生階段都會迎來不同的風景、感悟、思考和成長。我成長於一個有濃厚拜拜文化的佛教家庭。我媽媽現在初一、十五還是會很虔誠地拜拜。她自認爲是蔣家最後一個燒香的人;如果她背叛了祖先會有很大的災難臨到我們身上。我83年就信主了,信主好幾年之後才受洗。剛開始信主的時候,我的信心很膚淺。後來跟交往了三年的男友分手時,他提醒了我才意識到,我對什麼事情都太不認真,包括信仰。於是我決定需要更換身份、認真對待信仰。這時候遇到了正在校園籌建團契CBF(Chinese Bible Fellowship,今MIT團契)的為千,於是認真加入團契事工,結果是永遠不再回頭。

林為千長老:我雖然早在十歲的時候就隨家人參加葛培理牧師的佈道會,並在最後呼召的時候走上臺決志,但在青春期的時候反叛,凡是父母的都反對,包括信仰,於是成爲無神論。我一直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對自己要求很高。反叛的時候我是個頑固無神論者,被神轉變之後,我就知道我要一生奉獻給主,沒有中間的溫熱狀態。這一點與佩蓉的性格對比鮮明。

蔣佩蓉師母:當時他求婚時說:“我不相信名譽和財富,不會給你鑽戒,我只能承諾會給你探險的生活”,於是只給了我一個楓葉爲承諾。我媽媽不同意我們的結合,後來我們也因爲宣教的分歧(因爲我希望去中國,而他下定決心要去中東宣教)曾決定暫時分手,看看神怎麼樣帶領我們。神藉着一次宣教特會改變了我——本來計劃去新疆的短宣因故後來去了土耳其,在那裏服事伊朗的難民,我就愛上了他們的文化。回來的時候我就非常堅定地決定一定要去中東。這樣神帶領我們走到了一起。

問:教會怎樣關注新移民的孩子?

林為千長老:我們有一個叫“第三文化孩子”(TCK)的講座,在我們的網站裏面有(https://www.simpledelight.life/post/教育第三文化孩子)。這是針對從小與父母有不一樣文化的小孩。我們自己從小也是第三文化(跨文化)的孩子;在2003年從美國到中國又使我們的孩子有了一個反向第三文化的經歷。這些跨文化孩子是有特殊問題和挑戰的,我們特別能體恤這些孩子們所經歷的文化衝擊。

蔣佩蓉師母:非常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家庭文化。第三文化孩子最缺乏的就是沒有根、沒有歸屬感。我們講座中提出來的是要給孩子一個以自己家庭爲榮的身份,這樣無論到哪裏都會在家裏有歸屬感。孩子不能適應的原因是希望融入當地的文化,又很想念過去的文化(已經回不去了)。因爲所失去的,孩子的心理可能會有陰影。教會最大的幫助是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在這裏有一個“家”。這和我們回來CBCGB的感受是一樣的;當我們聽到熟悉的謝飯歌、三一頌,就感覺到回家了,感覺到我屬於這裏。讓孩子感覺到在教會是被尊重、被接納是最重要的,才可以生根。

林為千長老:教會要把他們識別爲特殊人群,就像在學校有特殊教育,因爲他們有特別的需要。可以給他們專門的的聚會、團契、專題講座,幫助他們扎根、結果。有些新移民家庭不願意走出移民的圈子、融入到新的社會環境,這些家庭問題往往比較大。

蔣佩蓉師母:有些新移民家庭的婚姻也受到很大的衝擊,父母自己本身也適應不了。青少年團契的哥哥姐姐可以讓孩子有朋友,不會因爲他的口音、着裝、思想不同而被看不起。這對他們來講至關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第一家庭,就是父母;第二家庭是親戚,比如叔叔、姑姑;第三家庭是社區、學校、或者教會的小組。當第一、第二家庭不健康的時候,第三家庭就很重要。我們在服事中發現, 單單通過講課,生命沒有明顯的轉變;把課程改變爲陪伴課程,用生命陪伴生命的幸福小組的方式、互相支持,就形成了一個第三家庭。我們從李卓民牧師師母那裏學到的最多,跟着他們生活、看他們怎麼服事、怎麼帶小孩子;有健康的榜樣來代替舊的榜樣,給我們一個新的模式。

林為千長老:我自己經歷的一個生命陪伴的例子,是我在12歲剛來美國明尼蘇達的時候,遇到一個當地的老師,作社區的志願者,經常來帶領、陪伴我和姐姐。在她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很快地融入到新的文化環境。比如通過帶我們買冰淇淋,教會了我們認識硬幣。直到現在我們還保持親密聯繫。陪伴就是一個微笑、擁抱,和一個可以哭的肩膀,不需要神學知識和教牧經驗。

蔣佩蓉師母:另外一個例子是當我們在洛杉磯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很多亞裔的高中生信主。我們教會一個執事Joy的家庭,全時間開放自己的家給這些高中生;孩子們在他們家裏可以隨意從冰箱裏面拿東西吃、在地下室唱詩敬拜神。每個禮拜他們開車去Costco拉回一大堆食物和用品。每個聖誕節孩子們都會回來;有的孩子和Joy說:“在我的心裡,你更是我的媽媽。”

【後記】林為千和蔣佩蓉長老夫婦,在波士頓認識了基督真神,得到了來自於神的愛,和教會大家庭的愛與祝福;三十多年來,他們也把來自於天父的愛,傳遞給了他們所到之處更多的弟兄姐妹。他們用生命見證愛的傳遞,領悟愛的返哺……;他們用天父賜給他們的屬靈恩賜,來為神作好地上的管家。有關他們更多的服事內容,請參見他們的事工網站:simpledelight.life

天上人間尋永生

——莊祖鯤牧師訪談錄

《心版》同工

2023年4月28至30日舉行的春季福音佈道會,特邀講員爲CBCGB二十年前的主任牧師——莊祖鯤牧師。莊祖鯤牧師係福建省晉江縣人,出生於臺灣。大學保送到台大化工系,畢業後曾先在臺灣工業界服務七年,然後赴美深造,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化工博士學位。之後又返台在新竹工研院擔任高級主管。1990年莊博士蒙召全職事奉,再度赴美攻讀神學。1995年獲得芝加哥三一神學院的文化學(Intercultural Studies)博士學位。隨後莊牧師在美國麻州波士頓擔任牧師,也常在中國、美國、東南亞及其它地區神學院教授神學課程。莊牧師主要著作有《宣教歷史》、《宣教神學》和《宣教與文化》三本宣教叢書,以及《契合與轉化》、《說禪論道》、《迥別》、《基督教傳播史》、《大哉問——基督教護教學概論》、《真道辯——論異端、別異教派與異教》及《天啟義路——基督教倫理學概論》等書。

三天的佈道會總共有三講,分別爲《天外有天》(使徒行傳17: 22-31)、《人在江湖》(以弗所書2:1-10),和《生之追尋》(馬可福音10:17-22)。三次講座分別對神的創造、人的墮落,以及基督救贖的歷史及現實,結合切身經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神救恩的道理娓娓道來,令人彷彿置身於亞略・巴古,聆聽使徒保羅對雅典人講述那一位創造天地的真神;又看到自己置身於慾水橫流的江湖世界,與一切受造之物一起嘆息勞苦(羅馬書8:12),切望等候神的救贖(羅馬書8:19),對永生之道的切慕愈加彌深(詩篇42:1)。

佈道會之後,莊牧師欣然接受本刊採訪,對多個問題作出具獨特視角的闡述。本刊記錄如下,以饗讀者。

一、是什麼因素促使您在九零年代放棄事業,奉獻作全職傳道人並選擇宣教學(跨文化研究)神學專業?

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全職事奉,多數人可能並沒有神的呼召。在牧會工場中我看到過有些牧者或者神學生其實並沒有蒙召,卻走錯了位置,以至於進退兩難。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在年輕時都有感動,一腔熱血,但是這不等於蒙召。華神的前院長林道亮曾經說過:神不要志願兵,而是要祂徵召的人。全職奉獻事奉需要有神明確的呼召,這不等於做夢夢見了什麼,或者是在某次聚會深受感動。真正的蒙召除了主觀的感動,還要有客觀確鑿的印證。羅馬書12章1至2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先要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然後要去“查驗”神的旨意(印證),這需要藉著被聖靈轉化更新的心,才能辨明神的旨意。3到8節接著就講到按不同的恩賜事奉——“若所得的恩賜是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勸化的(關懷)就當專一勸化,治理(管理)的就當殷勤。”

因此,蒙召作牧師至少需要有牧者的恩賜作爲客觀的印證——就是按著正意來分解真理的道(弗4:11,這裡的“牧師和教師”在希臘原文是被一個定冠詞連在一起)。有一個普遍的誤解,就是以爲屬靈恩賜可以通過在神學院的學習就可以獲得。其實屬靈的恩賜是聖靈所賜,不是神學院的老師所教的。神學院在恩賜上不能使人無中生有,卻能教導神學生如何按著正意來分解真理的道,並建立更札實的聖經基礎。除此以外,牧師個人生命的見證也很重要。因為這是耶穌“大使命”的吩咐:“去領萬民做我的門徒……凡我所教訓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 28:19-20)

我信主之後有二十年帶職事奉的經歷。大學畢業後我參加了在工作地點一個小城的教會,連牧師兒子加起來只有十來個人。教會的牧師聽說我曾經是臺大學生團契的主席,便邀請我參與講道事奉。在這間教會的三年中我講了兩年多。這是我講道事奉的開始。到我帶職事奉的後期,我的講道越來越多,平均一年講道超過一百次。所以我讀神學院之前,已經累計講道兩千多次了,使我對自己佈道和講道的負擔愈加確定,也在等待神明確的呼召,走上全職事奉之路。而師母更早在1980年就已經蒙召了,卻一直在為我的蒙召禱告。終於1989年六四的那一天,神對我發出挑戰:“你準備好了嗎(Are you ready to go)?”我也正面地回應:“是的,我已經準備好了!”於是在1990年我辭職來美國讀神學。

二、請簡要介紹過去二十年傳福音、牧會和著書的事奉

由於我有傳福音的負擔,因此在神學院我主修宣教(又稱“跨文化研究”)。我的博士論文是《如何向中國知識份子傳福音的宣教策略》。1995年神學院畢業後,我和師母決定以牧會開始我們的事奉;也因為向中國知識份子傳福音的負擔,所以我沒有回到台灣自己熟悉的教會去牧會,而來到中國知識份子雲集的波士頓,而我第一間牧養的教會就是CBCGB。在這七年中我全心在牧會,既沒有去中國,也不常外出佈道(每年最多五次)或教神學。然而因爲一些事情的發生,以及我對牧會理念的堅持和對宣教的負擔,所以2002年我就辭去CBCGB的牧會職份,而以一個不領固定薪資的自由傳道人身分繼續事奉迄今。

這些年來,我雖然也仍然和師母在牧養另一間教會,但是神給我更寬廣的事奉機會,我也可以更自由地去各地佈道。如今我有一半的時間到各地教神學及主領聚會。在中國和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歐洲國家教神學,我主要是教宣教和護教學等課程。我所寫的書,以及師母所寫的七本研經叢書,也幾乎都是在這二十年間寫的。我在2019至2021年間所寫的《大哉問》、《真道辯》及《天啟義路》是我傳福音的“武林秘笈”。2023年開始,我將把我二十年前寫的三本宣教叢書予以更新增補,這可能是我的壓軸之作。

三、您對後疫情時代新的挑戰的看法如何?

疫情時很多教會被迫只能在網上敬拜。疫情之後就應該要回到教會實體聚會。西方人的教會百分之九十的信徒都回到實體聚會了;華人教會卻有很多回來的不到一半,這顯示出華人教會的一個弱點。現在這個階段的疫情,基本已經沒有怕傳染的問題了。如果我們真的對神有信心,相信祂是掌管、治理一切的主(歷代志上29:12),就必不懼怕。所以這對教會的健康體質與基督徒的信心狀況是一個很真實的考驗。雖然電腦科技和網絡有很多優點可以爲我們所用,比如對老弱病殘和在遠處的人,讓他們也可以有機會參加聚會,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但對於能夠參加實體聚會的人,技術的優點不應該作爲信徒懶惰、隨從世俗的藉口。

四、請簡單分享您現在對信仰、人生和事奉的看法,以及對年輕人和福音朋友的勤勉

中國人傳統人生觀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覺得宗教所講的死後生命是太遙遠的事情,尤其是年輕人。基督徒的人生觀卻是“未知死,如何生”。死亡並不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尤其是在疫情的時候。無論年齡,死亡都可能會臨近任何一個人。如果要到臨近死亡的時候才想到許多沒有做的事情,可能爲時已晚。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想: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了,我要怎樣度過?詩篇90篇12節摩西的禱告說:“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我們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就要珍惜每一天的光陰(以弗所書5:16),好好地爲主而活。我十八歲剛信主的時候參加一個年輕老師的葬禮,就有了一個感悟,希望我將來死的時候,無論年齡多大,都不要留下遺憾或懊悔。所以從基督徒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應該把死放在眼前,隨時思想將來怎樣安然見主。而我到了這個年齡(75歲),又得了膽管癌這個九死一生的病,所剩下的年日更是屈指可數。我願像保羅一樣說:“我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使徒行傳20:24)

我在生病住院的時候反思——人生的路程走得很久以後,有時我們會忘記了起初的愛心。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有了世上的依靠就不再仰賴神;或者表面上是爲神做事,其實是爲自己圖謀大事。這是最危險的階段,聖經上就有很多例子。所以我們需要天天悔改、被聖靈光照。我即便沒有這個病,剩下能夠被神使用的年日也只有五到十年,甚至也許只有一、兩年,所以需要把剩餘的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求神給我智慧來做篩選。

如羊進入狼群

黃錦聯與黃貴珍夫婦訪談錄

《心版》編輯同工

2022年本教會的差傳與社會關懷年會於11月11至13日如期舉行。這次年會的主題是《如羊進入狼群》,特邀耶和華萬軍宣教(Action Missions)團隊在北美洲的聯絡人黃錦聯與黃貴珍夫婦主講。三天的講座共分三講,分別爲“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難民潮,福音潮”,以及“如羊進入狼群”。近20年來,黃錦聯與黃貴珍夫婦常往禾場去關懷宣教士們,同時在北美教會中透過照片、影片來見證宣教士們的經歷。眼下許多中東和非洲國家正飽受天災人禍之苦,而萬軍的宣教士們也正在這些地方服事大難民。

11月13日主日二位主講欣然接受了本刊的採訪。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他們暫住的旅店。一進大廳,正遇見黃貴珍姐妹笑迎過來。稍加寒暄,我們便落座於一處僻靜之所,黃錦聯弟兄很快也加入進來。一改幾日以來在講臺上宣講耶和華萬軍宣教之旅的豪氣,黃弟兄和姐妹此時卻平易謙和、話語綿綿,猶如和藹的長輩嘮家常。尤其是黃貴珍姐妹祖籍是東北,與之談話,感覺回到了家鄉(筆者遼寧人)。

  1. 請談談你們生活與信主的歷程

黃貴珍姐妹:我從小在臺中施恩堂長大,後來去了基督徒聚會處。我從小上主日學,十四歲受洗。高中時候的一次聚會上,我站起來回應了主的呼召。

黃錦聯弟兄:我是香港人,在臺灣國防醫學院藥學系念大學,被一位同學硬拉着來到大學的查經班。在大學查經班認識了真神,信主並受洗。後來我們一同在榮民總醫院裏工作,在醫院的查經班認識的。1970年我們來到美國,先在威斯康星,後來去了密歇根,在中華福音教會聚會。退休之後搬住加州。育有一女、一子,目前都住在加州。

  1. 什麼時候接觸到“耶和華萬軍宣教”?

早在2003開始,我們參加家庭教會兒童事工,主要幫助宣教士培訓兒童事工主日學的帶領同工,搭建同工培訓的架構。靠聖靈的感動,之後在萬軍事工,我們幫助在北美的聯絡,覺得北美的教會非常應該知道這個事工。我在帶領兒童主日學的時候,專門學習了如何“講故事(storytelling)”,或許是神的計劃,讓我年老的時候可以傳播宣教士的故事。

  1. 萬軍宣教的行跡是怎麼樣?

萬軍宣教是由神從世界各地興起的華人宣教士組成。上帝帶領祂的軍隊,從中國往西,在四個地區建立宣教的基地,包括中東國家、非洲國家、南島區、以及黑海區。很多宣教士、牧師到了一個地方就把自己長久地深埋在當地,花費很大的精力學習當地的語言,自己學習並且教給當地的人學習養豬、養雞、種花、種地、養蠶、打井、作廚師、針灸等等,是用生命、用行動傳遞愛。在能夠傳福音的地方建立教會、學校;在不能傳的地方就用行動來愛、幫助當地的人,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聖靈做工,當地的人會主動來詢問關於他們的信仰。

宣教士們甘心情願地守在事工的地方,非常清楚神每日的同在,也常常經歷神蹟、轉危爲安。在有戰亂、災害的地區,有幾次危險的時候我們非常焦急地催他們走,他們不到最後一分鐘堅持不離開,一直到有神的指示才肯走。

宣教士爲了主的使命付出全部,是非常讓我們尊敬的。有一位姐妹去了阿富汗之後,心都留在了那裏,回來把房子賣掉,扎根在阿富汗。她的家裏也非常支持;父母說我們老了不能宣教,你是不是在我們身邊不重要,你還年輕、要快去!

  1. 對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有哪些教導和勉勵?

這是一個蒙神祝福的、對神的話語很重視的教會;它有着幾十年的傳統,對教導非常清楚,弟兄姊妹們都愛心付出。是有神的愛的家,對宣教、社會關懷很用力,且不停歇。

【編者後記】雖然並不像古代先知那樣在曠野穿駱駝毛的衣服、吃蝗蟲野蜜,但在外人看來,現代宣教士的生活也是非常艱苦、枯燥又很危險。然而衆多的宣教士卻樂此不疲,全心熱誠地投入到宣教工場,是什麼給他們這樣大的動力?在與黃錦聯和黃貴珍夫婦的對話中,我們看到耶和華萬軍團隊的奧祕就在於與神同在的喜樂。他們每日清楚地知道神與他們同在,也非常明確每日主給他們的命令。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走都聽命於主,也有衆多的神蹟伴隨。他們誠然是已經得了那上好的福分。

責任編輯:邵健

生之追尋

——欒大端長老訪談錄

《心版》編輯部

2022年9月23至25日在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主辦的秋季佈道會,特邀講員欒大端長老以“生之追尋”爲主題,共分四講——從創造看生命的意義、從救贖看生命的價值、從復活看生命的盼望,以及從新造看生命的更新。

欒長老生長於臺灣嘉義的一個信主家庭,15歲決志跟隨服事耶穌。大學期間曾經歷信仰上的掙扎,經認真探索、尋求、並查考聖經的證據,立定了信仰的根基。欒長老畢業於臺大電機系,和新竹交大管理科學研究所。1981年於耶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並進入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直到2008年2月提前退休。從1981年底起,欒長老夫婦開始加入新澤西州中部若歌教會的服事,並於1991年被按立為長老;職場退休後,在西敏神學院(WTS)獲得神學碩士,主修舊約(ThM in OT)。2019年春接任教會第四任主任牧師。 師母黃宥美,臺灣臺南人,畢業於臺北輔仁大學及伊利諾州立大學生物研究所。與欒長老相識於康州新港査經班,於1980年結為連理,育有一兒二女,目前都已成年,並皆各自於所屬教會中服事主。

9月25日下午,欒長老和宥美師母欣然接受本刊的採訪;以下爲訪談內容。

1. 在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對您的影響最大?

我生長在一個信主的家庭,母親是一個很敬虔的姐妹,父親開始雖然是爲了母親而受洗,但後來的信仰也非常紮實。對我從小影響最大的人是我的母親和父親。我小的時候還沒有普及九年國教,小學考初中是個大關口,老師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上補習班,包括禮拜天。可是我的母親堅持禮拜天一定要去教會參加崇拜、主日學;並且她直接去學校找到老師,說我們是信耶穌的人,禮拜天我們要去教會崇拜,不能來補習,如此老師才沒有繼續爲難我。這件小事給我的觸動很大,讓我知道在母親心中參加主日崇拜比上重點中學更重要。直到現在,當我看到有些家庭注重上藤校,過於敬拜服事主,我的心裏很難過。另外一件事,我所在的高中團契是美南浸信會的背景,有一個讓高中孩子練習講道的訓練項目,並且提供講道的題目、三個段落和經文。我們那個時候大家基本上是照着提供的材料讀一遍應付了事。當我的父親做這個高中團契顧問的時候,他要求我不要同樣地照着材料唸、敷衍了事。我問他說那我應該怎麼樣?他說你就把內容背下來。我說好,因爲那個時候我們背書很多,我就當作多背一篇文章就是了。這樣講過十幾遍之後,我突然發現我其實也不需要背,對每一篇講道信息,我把每一段的重點記住就好了。我就問父親能不能帶“小抄”上去?就是把三個段落每一個的重點記在一張紙上。我爸爸說“好主意!這樣你就不需要背書了”。也因爲這樣在教會的訓練,我後來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經常獲獎。現在我知道,這是神在一開始就給我這樣的講道預備。

再大一些,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林芳治弟兄,他是我在大三作臺大團契主席時候的輔導。我那時經常受到他不客氣的教訓,然而對我卻很有幫助。有一次禱告會之後,他狠狠地批評了我和另一位帶領的姊妹,說這個禱告會這麼糟糕是我們的責任。在我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們最近的禱告、靈修生活和跟神的關係恐怕不怎麼樣,才會把禱告會帶得這麼糟糕。他說話從不拐彎抹角,常常不講情面地提出很尖銳的問題。現在我年紀大了,才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正需要有這樣的人來幫助培養責任心。他後來對我的生活也很關照,比如介紹女朋友。我大部分都很聽他,只有這件事沒有聽他(笑)。

後來我讀碩士班的時候,想去參加小教會服事,於是去了家附近的南港浸信會,帶領初中生團契。那時孫仲良牧師經常來團契看望;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欒弟兄,從下個月開始,每個月第二個禮拜你來負責講道。”我嚇了一跳,說:”我從來沒有講過,怎麼知道如何講呢?” 他說:”你從來沒有講過,怎麼知道不能呢?我看你帶查經很好,一定可以講!”我只好接受。那時正在讀《人生的操練》,我想大不了每次講一個操練,結果只五、六次就發現沒東西講了。後來我讀了周聯華牧師的《講道法》,才知道怎樣選經文、題目、組織材料。周牧師在浸信會懷恩堂(我大學時參加的教會)每次講道只有25分鐘,然而條理清楚,是嚴格按照他的講道法講;他這樣知名牧師也是用逐字稿的。孫牧師不但給我講道的機會,他還允許我失敗。有一次我的講道之後,一個特別受尊敬的弟兄公開向孫牧師批評我,我心裏想大概以後不會再讓我講了。想不到牧師一句話沒有對我說,我繼續照講不誤。我現在曉得要給年輕人機會、要幫他們抵擋失敗。

另外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人,是沈保羅牧師。有一次在使者農莊辦解經講道研習會,每天晚上沈牧師抽三個人講。有一次抽到我講馬太福音11:28,結果被沈牧師狠狠地批評了;他說要講好這一段信息,需要先把詩篇95篇及希伯來書裏有關安息的經文查清楚了,才能夠講清楚馬太福音11章裏面主耶穌所說的安息。現在我回過頭來才懂了,要有聖經神學的基礎,花功夫查考才行。之後我一直參加至少有十屆的解經講道研習會,也做過會上英文講員的翻譯,獲益良多。沈牧師曾經說,我們傳道人的責任是要挑起弟兄姐妹們對神話語的渴慕!這也是衡量講道到底有沒有達到上帝心意的標準。這話一輩子提醒我。

後來到了若歌教會,三位在我之前作長老的——黃小石、于慕潔、陳天予,他們的周到、寬厚、屬靈的平靜生命,對我都有不同的影響。他們敢於用新人。我剛去不久,就被邀請教主日學、領會。我三十五歲的時候就被選作執事會主席。作爲一個年輕的同工,是這些年長的同工給我機會,也容許我的失敗。我現在知道,同工們是屬神的人,都有一位主,不需要別人去批評;失敗了其實可以學到最多的功課。

2.能不能說說您失敗的經驗?

最失敗的不是教會內的服事,是教會外服事;我受到過非常大的冤枉,到了非常灰心、幾乎無法作下去的程度,而且還驚動了一個在主裏面我很敬重的人,在電話裏責備我,說到一些很重的話。在極大的灰心中,我聽到神的聲音:“爲什麼你那麼生氣?”聖靈提醒我,這反應了我裏面的驕傲。這是我一次最寶貴的功課,成爲我一輩子的幫助。別人對我的誤會就像神給我打的疫苗一樣,讓我以後再受到誤會批評的時候,可以靠主繼續服事。

3.您在AT&T工作稱心如意,什麼原因使你離開職場,投身於教會全職事奉?

在公司開始的職位不是很順利,後來轉到了一個感興趣的部門,獲得了兩個比較重要的專利,並於2000年被評爲朗訊專利獎。直到離開AT&T的時候都對工作有很大的興趣。但是自從15歲在一個夏令會把自己奉獻給神,我心裏一直覺得神對我有更高的旨意。那時公司裏有一個軟體可以計算退休金額,結果越算就越覺得沒辦法退休。等小孩要畢業的時候,神在2006年給了我一個意外的教訓——我被診斷得了男性乳癌。之前我一直覺得再多做五年、十年,等財務上更“安全”才退休,神藉此給了我一個提醒——你連明天都不見得有,還想五年十年?後來經過兩次活體檢驗,沒有找到癌細胞;這或許是神的醫治、或許是之前放射科醫生的誤診,我不知道。到現在很多年我一直沒有事。但是經過這個提醒,我於2008年58歲時提前退休、進入全職服事。這事告訴我,如果我心裏有意念要出來全職服事,也許現在就是那個時間,而不是將來。

4.面對各項公共議題,若歌教會的經驗為何?秉持什麼原則?

我們一直提醒弟兄姊妹,教會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大使命和大誡命。如果任何議題會沖淡我們對大使命和大誡命的熱情,我們就要小心。上次大選之後,我們教會裏面出現兩種態度。我們針對大選的省思寫了一篇文章,由我執筆,也加入了所有牧師長老的意見,代表教會正式觀點刊登在週報上。我們的立場是,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政治見解,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相信神的主權、爲執政掌權的人禱告。大選之前有一個視頻對我非常有幫助,是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Albert Mohler和政治評論家Cal Thomas就題目“God and Politics”的對談,其中特別提到基督徒對政治參與的限度,對政治的參與不能忘記大使命、我們在世界上光和鹽的見證。我們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對於選舉、疫苗、種族等問題,我自己也學會兩邊的聲音都聽,存着一個理解的態度。有一個看法比較突出的年輕姊妹,參與過“Teach America”的組織,在大城市貧民區做過小學老師,接觸過很多我們沒有機會接觸的人羣;從她那裏我瞭解到像我們這種中產階級爲主的教會,對一些貧困人羣的理解及關懷不夠。要瞭解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形成以聖經爲主批判性思維。對於公共議題,需要站在更高的制高點(根據聖經的原則)來看。

5.教會如何培植我們的下一代面對時代的考驗?

我們父母要瞭解孩子們所受到教育的世界觀是怎麼回事、它對孩子的影響;跟孩子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先好好地聽,不要把對話通道關閉。不要隨便說:“聖經不是這樣教導的”;孩子對聖經的理解不一定比我們差。光是說“我辦公室的門一直向你敞開”,年輕人不會主動來找你。要主動請年輕的“意見領袖”喫飯、或者去星巴克建立關係,年輕人一般都願意去。還有就是像之前培育我的牧師那樣,經常給年輕人服事的機會。感謝主若歌教會同工們都非常關心年輕人、給下一代機會。比如傳道人出去短宣的時候,就帶上年輕人一起去。

與家裏的年輕人,我們常常有電話和網絡家庭會議,特別疫情期間,在網上聚會中我們經常會談一談社會議題。一定要跟孩子保持好的交互性,讓他們知道我真的愛他們、關心他們。不管他們失敗到任何地步,家裏都歡迎他們回來。教導孩子們互相扶持,也要有教會裏屬靈的夥伴互相幫助鼓勵。兒子大二的時候選了一門很難的外系課程,又沒有聽我給他的建議,期末考得很糟糕,跟我說這門課得了“未完成”;之後他打電話到我的辦公室,告訴我由於這門未完成的課程他在系裏得了學業觀察期(probation)。我們關係的轉變就是在那一刻。開始我聽了也很着急,並且生氣他沒有聽我之前的勸告。但是想到他已經很煩惱了,不要再火上澆油,而且他願意把壞消息告訴我,表示他對我的信任。我於是發了一封電郵給他,說這是個壞消息,但是我謝謝你,並且感謝上帝,你把壞消息告訴我,表示你信任我這個父親,並且表示你是向我負責任的。結果後來他打電話告訴我,找到有幾次小考因爲英文名字的出入,老師沒有算給他。把這些都找回來之後,沒想到他這門課最後還得了A-。我心想“好險”!如果我當時是大發脾氣、大罵一頓,他心裏會難過,之後有好消息也不能講。我們作牧師的,最怕的,第一是假冒僞善——在教會和氣,而在家裏發脾氣;第二是死不認錯——有得罪小孩的地方,沒有當面認錯。感謝主我們跟三個孩子關係都很緊密,我出來開佈道會他們也會爲我禱告。有了這種關係之後,在社會觀點上的不同也不會傷感情。

6.師母,多年來您一直在大端長老身邊默默地付出,也承擔不少服事;請問您是如何扮演這“出將入相”的角色?其中有何祕訣,可以提供我們教會姊妹們參考嗎?

[宥美師母] 我其實經常後知後覺,有時候是不知不覺。最早是負責老年人事工,主要是幫助許宗實牧師的師母、黃子嘉牧師的師母,她們負責屬靈的教導,我幫助雜事。很多年輕的師母受過訓練、裝備比我紮實,我需要跟她們學。藉着她們我可以更多瞭解自己、瞭解跟神的關係多麼殘缺。我上了一些輔導課,才知道怎麼樣改變自己,每個人有機會都應當上這些課,在婚姻、子女、公婆關係,及人際關係都有幫助。至於兒童方面,我因爲英文不夠好,主要帶2-4歲孩童。我覺得活到老學到老,保持好奇心比較重要。應該學習年輕人,看他們都幹什麼。去高中電腦班學習電腦,希望不要落後太多。 

【責編補充】宥美師母最大的特點:行事低調、為人柔和謙卑,卻始終抱有赤子之心;在教會事工,常默默擺上、不喧嘩、不爭競。1990-1998我們同住一區、一起同工;深有了解,樂意簡要補充如上。

訪談整理:邵健

責任編輯:陳一萍

符合聖經的公義

採訪國際公義使團 (IJM) 主題講員

文:《心版》編輯組

目前全球有四千萬人被奴役。在21世紀,既然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禁止奴隸制,這怎麼可能?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如何對抗這種不公義行為,擔當什麼樣的角色?上帝向我們的呼召又是什麼?2018年11月9日至11日,Richard Lee 和Eddie Kaufholz 在CBCGB宣教和社會關懷年會上發表演講,回答了這些問題。

國際公義使團(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 IJM)致力於幫助受奴役的工人和暴力受害者獲得應有的自由和公義。他們與當地執法部門,當局和政府官員合作,起訴並將那些奴役和欺騙窮人的害群之馬繩之以法。該組織受理在世界各地的案件,使用的有效模式得到美國國務院,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其他領導人的認可並讚許。

CBCGB很幸運,能夠請到 IJM 教會動員部的董事 Richard Lee 和 Eddie Kaufholz,為我們提供一系列講道,著眼於“符合聖經的公義”之意義,“禱告與公義”如何協調配搭,以及“公義之神”的特徵。”在強有力的信息中,他們通過一些故事,分享了IJM 所做的工作。這些故事顯示上帝有力的手在做工。他們闡述真正公義 (mishpat)的概念,是既要保護弱勢群體,也要讓強權者承擔責任。在週五晚上的講道中,Lee 分享了 IJM 在印度欽奈一家磚廠廢除奴工的成功,指出“阻止一個奴隸主,可以拯救一個社區”。

在採訪中,Lee 和 Kaufholz 一致認為,在整個歷史中,上帝一直呼召教會和祂的子民成為公義的聲音,特別是當“政府沒有承擔應盡之責”時。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包括在1807年遊說英國議會,結束奴隸貿易的威廉·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 ,和19世紀中葉牽頭建立美國地下鐵路的哈里特·塔布曼 (Harriet Tubman) 。當政府不作為時,他們挺身而出,為那些沒有受到保護的人行使公義。

Lee 解釋他參與 IJM 的動機,是想要“將自己定位在上帝正在行動的地方,而且肯定祂正在反對奴役的地方行動。”他認為,與地方政府合作而帶來改變,是唯一“使奴隸制結束的可行模式”,並且有個願景,要在他過世前終結奴役和販奴現象。然而,與涉嫌腐敗的地方政府合作讓他覺得沮喪,也有來自不願意與一個公開的基督徒團體合作的阻力,但他們的成果換來了積極的聲譽,也打開了那些猶豫者的大門,可以並肩合作。

作為一個教會,CBCGB如何繼續支持IJM 的工作呢? Lee 和 Kaufholz 告誡說,在結束奴隸制這一重要目標中,上帝有三種明確的方式,讓所有基督徒有機會成為同工:禱告支持,提高認識並成為經紀上的夥伴。

更多內容可以看 Richard Lee 的TED演講。他分享了對結束全球奴隸制的願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CCIEZBKY

採訪、英文整理: Angela Lee;
翻譯、編輯: 潘瀾

新時代的媒體事工

—採訪海外校園華欣牧師夫婦

《心版》編輯組

CBCGB的2018年春季特別福音聚會於3月23-25日舉行,講員為《海外校園》機構總幹事華欣牧師,主題是“讓夢飛揚”。華牧師曾經在2014年來CBCGB主領秋季福音聚會,剛接任海外校園事工不久。此次他與高青林師母一同前來,《心版》同工藉此機會了解該機構的事工近況,特別是成立25周年之際,在事工形態、服事心態、信仰生態上的調整和轉型心得。展望CBCGB創會50周年將近,或許OCM事工的經驗與心得,讓我們對本教會的型態、心態與生態的思考與探索有所幫助。以下訪談,以華欣牧師第一人稱敘述。

型態、心態、生態

海外校園新的方向和異象,不是我提出的,我只是執行者。事工型態、服事心態與信仰生態的調整,在2010年的董事會上已經提出並開始實施。具體說,一、雜誌從紙刊轉向網絡媒體;二、從幫助校園裡的基督徒轉向幫助教會,因為這些基督徒已經成長進入教會;三、從關注海外到關注國內。因為這三個異象,我們離開原來的教會加入海外校園。當時在禱告時,我們認同這個異象,也覺得神在呼召我們做這件事。第一、轉向網絡媒體,我的專業是電腦。第二、轉向教會,我在芝加哥地區有幾年牧會經驗。第三、從海外到國內,我是北京人。當時同時吻合這三項的人不多,而我都吻合。所以當我們徵求教會長執同工意見時,他們也認同,雖然捨不得,但他們說,是神在呼召你們,你們去吧。

我參加海外校園一年多以後,2013年底在《生命季刊》的中國福音大會上第一次擺攤,帶了七、八百本雜誌去。三千人的大會,我們攤位的位置很好,但是沒有人拿。我就站出來,一本一本送。當我遞給年輕人的時候,他們不拿,說太沉了。我意識到,閱讀習慣在新媒體時代有三件事改變了:內容、服務、和關係。此後我們開始改變事工型態,進入微博、博客、網絡、微信公眾號等。

就內容而言,過去是大眾傳播,誰有印刷工具,誰有話語權。現在有了網絡,不再是這個情況。用《普世佳音》機構的安平的話說,現在是人際傳播,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圈來傳播最有效果。
我們一邊學一邊做,發覺只是改變型態,如果心還停留在以前,做出來的還是原來的樣子。原以為只要把紙刊搬上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就解決問題了,其實不是。改變型態,只有型而沒有神還是不行。我們要感受他所感受的,隨著他的行動而行動等。比如說閱讀時間,如果文章是給大陸年輕學生看的,可能要針對他睡前掃一眼的習慣,在晚上十點鐘發出來。給牧者看的,可能是在早上八、九點鐘發,讓他第一時間讀。

我們還在研究運作規律、改變生態,邊學邊做。王永信牧師去世時,我們先發通知,然後線上視頻直播,同時跟蹤發表紀念他的文章,這樣有很多人閱讀。如果只是發一個稿子,紙的文章,可能就沒有很多人讀。這些新的作法,不是在原來的觀念下能做到的。邊雲波伯伯去世後,網上讀的最多的是范學德的一篇舊文,我們發出他新寫的文章位居第二,雖然晚了三個多小時。當然我們還在學習中,例如葛培理牧師去世時,我們的文章已經寫好,但是因為同工在中國,晚了幾個小時才發出來。這些以後都會注意。

董事會交給我們的任務,不光是做媒體新聞和文化事工,也要服事教會,成為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推力,在教牧實踐中幫助牧者同工們成長,讓教會能夠發展。最近兩年我們提出一個“星火計劃”。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教授楊鳳崗教授前幾年的一篇文章按照模型預測,中國到2030年時,基督徒會佔總人口的16%。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幾年,中國基督徒人口會增長一倍以上。這是個很大的遠景。我們的回應方式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小組做起,通過中央書房的方式為建造小組做準備,提供小組福音材料和小組長培訓教材。如果小組在未來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這個目標就容易實現。從服務校園到服務教會,小組成為我們要幫助的生態。小組生態環境得到改變和擴展,教會自然就成長。

政治類文章

這類文章是《舉目》雜誌一直比較關注的,以前由鄭期英師母任主編。我們剛邀請到馮偉牧師負責造就部事工,包括接管《舉目》。基本上海外校園有一個立場,就是中間偏保守,和華人教會主流立場吻合。比方說同性戀是罪,是神不喜悅的,不應該有同性性行為,但同時我們要愛有同性性傾向的人。二者要分得很清楚,不能混著說。有些作者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和聖經基本教導有衝突。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和教會站在一起,不會發表那類文章。有一些敏感問題,我們會組織一些討論,用幾篇文章,從不同側面發表一些意見。隨著事工的轉型,我們的基本方針是更多關心教會的成長,所以政治方面的文章不會比以前更多。《今日基督教》雜誌的政治類文章,如果對中文讀者有幫助,我們會翻譯過來,對於不讀英文的人,可以有很多幫助。我們和他們有親密的合作關係,也有正式版權使用協議。

“劣幣逐良幣”

(心版同工:口傳謠言是一回事,但是文字形式好像具有一定權威和可信度。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公眾號,把文章包裝得很精美。基督徒應該有什麼樣的警覺,避免自己成為謠言的管道?)

我在海外校園的幾年,因為有蘇師母(鄭期英)負責媒體,我主要在做事工,只是最近才接觸媒體,所以我不算是有經驗的。我們確實注意到媒體中的亂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做“劣幣逐良幣”,就是越亂七八糟的東西,讀的人就越多。最近有統計數據發現,網上閱讀量排在前面的文章,沒有幾家來自正規、好的媒體,都是很亂的東西。(編者:參閲普世佳音“2018基督徒微信公衆號閲讀研究”一文,可在www.chinese-goodnews.org上免費索取。)我們現在和其它幾家主內媒體有一個共同的事工,已經一起做了六年,叫做網絡宣教論壇(IMF)。IMF由王永信牧師開始倡導,參與者包括普世佳音、普世豐盛、海外校園等主內主流而且正統的媒體,大家一起探討怎麼在網絡上傳福音。這一批同工經過討論,決定先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直轉(直接轉發)聯盟”,把一批作者,像范學德、安平、基甸、莫非、青橄欖事工,和在國內的芥菜種、基督徒百科等,聯合起來互相轉發,靠著聯盟的力量,建立擴大讀者群。

橄欖社區

我們有一個公眾號,叫“橄欖社區”(ocochome.info),我們希望用來連結不同教會。基督徒都生活在普世教會的大聯盟裡。橄欖社區就是在這樣的社區裏,建立一個類似黑板報的區塊。我們在橄欖社區裡出小組查經、靈修使用的東西。有些地方小組沒有主日信息,我們也會提供。小組之間可以有互相交流,比方波士頓的教會可以和芝加哥的教會交流。我在來你們教會前,腦子裡有幾個自己出媒體的教會,包括你們教會和芝加哥活水教會等,可以使用橄欖社區的微信號和電郵群共享資源,每週最少出一篇見證的文章。比方說這週《心版》提供一篇見證,註明來自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下週出芝加哥活水教會的見證,再下週發洛杉磯谷區國語浸信會的見證等。我們提供一個跨教會平台,讓不同教會的弟兄姐妹可以彼此看到見證,和小組運作的經驗等。現在平台上已經有一萬個會眾,每個教會再帶入幾百個會眾,這樣很快地在網上就有很大的規模。我們翻譯出來的《今日基督教》資料也能進入各個教會,來自教會的反饋又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小組資源

(高青林師母)聖經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現在的家庭越來越小,人在社會裡越來越像自由電子:過去是在大家族裏生活,有些約束,但大家也可以互相幫助。現在家庭比較小,孤單是個問題。教會做小組,很大程度上是服事人的社會性需要。人需要一個社會網絡。從牧者和教會來看,這是個很重要的功能,但一定要建立在上帝話語的基礎之上,所以我們強調在神話語深度的彼此交接。這種關係不是為了團契而團契。我們做了很多活動,如破冰、出去玩,最終是要把人帶到上帝面前。

我們開發了一套問題導向的查經材料,是讓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都可以發言,都被關注,被看見,但都在大家追求神話語的範疇之下。在這個過程中,他聽到神的話,也有機會分享他的心聲,不是講一些套話,官話,不能脫離神話語的中心。每章的查經材料會有十五、六個、甚至更多問題,讓帶查經的人有取捨的自由。我們的人手有限,希望個教會對帶查經有經驗的弟兄姐妹參與查經材料的編寫。如果有興趣,可以先到我們的網站上(ocochome.info)看已經發表材料。新約大部分書卷都出來了,其餘的正在編輯當中。有一些教會帶查經是一個人先講45分鐘,然後問問題。我們試圖完全擺脫這樣的作法。帶查經的人最多講五分鐘的背景介紹,然後開始討論。有經驗的人可以自己寫問題,但很多組長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或者很忙的,可以把材料下載,至少把這段經文的最核心問題和參考答案,都放在組長面前,即使沒時間修改,至少查經不會跑題,大家也都參與討論,查經就不會無聊。

採訪:張子義、潘瀾、鄧光蓉
整理:潘瀾
責任編輯:陳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