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把神手中的弓

文:张建

今天是父亲节。愿普天下所有的父亲们节日愉快!

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当时华盛顿州的乡下,有位女基督徒,叫多德夫人,她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死于难产,她的父亲斯马特先生便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他白天在农场辛勤劳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孩子们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父亲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在1909年去世了。

父亲去世当年,多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特别想念父亲。她知道父亲对儿女付出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于是,她把这感受告诉了教会牧师,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来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想法得到了牧师的赞许和当地各教会的支持,于是她写信给市长与州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赞成,1910年6月,多德夫人所在的州和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



左图:多德夫人{Sonora Smart Dodd)
右图:多德夫人的父亲斯马特先生(William Jackson Smart)

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表达对以故父亲的悼念,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几年后,当时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表示支持设立全国性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成为美国永久性的纪念日。当年柯立芝总统曾说,建立父亲节,是为了“在父亲和子女之间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使父亲铭记自己应尽的全部责任”。所以,庆祝父亲节,不单是感谢和祝福父亲们,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鞭策。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仔细琢磨这句话,确实有点细思极恐的味道。如今社会和职场上有各种考试,考过了才能拿资格证书,上岗位。凡事设定限制,有准入的门坎,这是应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关乎家庭幸福和子女前程的大事,却是例外!如果说,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他们有教师资格证吗?

感谢神,在圣经中给我们赐下话语,教导我们懂得如何去为人父母。在以弗所书6章4节中,使徒保罗教导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这段经文,是我们养育子女的座右铭。

弓与箭

“不惹儿女的气“,即不要用不合宜的言词和行动,去惹怒儿女们,使他們心中产生持久的怨恨和压抑感。父亲不能对子女盛气凌人,专横霸道、批评嘲弄,而是要有一颗仁爱宽厚的心,尊重子女,善于表扬和鼓励他们。

前几年,中国一个著名网站上出现了一个网络论坛,名叫“父母皆祸害”。这个名称,代表了中国大陆子女的一种思潮,主要表现为,子女不认同父母的一些思考和行为方式,譬如父母对子女的专制与蛮加指责,父母把抚育看成对子女的恩典,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化身,对待子女如同自己的私产等等。

曾经读过一首诗,其中写道: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这首诗,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和画家哈利勒·纪伯伦所写,冰心翻译。纪伯伦是阿拉伯海外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阿拉伯近代和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基督徒,小时候就常听母亲读圣经。圣经中的博爱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理想高远,要效法耶稣基督,用真理去开启世人的心;他情感深沉,要以自己灵魂,去关慰世人之苦。他曾写道:“被钉在十字架的人呵,你是钉在我的心上,那刺透你双手的铁钉,也刺透了我的心房。”

这样一位文坛的巨匠,却有一位“不合格”的父亲。19世纪末,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一个牧民家庭,父亲贪杯好酒,家中生活贫困。他十二岁那年,母亲为了谋求生路,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孩子来到美国波士顿,落脚在唐人街贫民区。他进入一所侨民学校学习,很快就在文学和美术上显露出天赋。来美国三年后,他又回国,深造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他那性情粗犷的父亲,却没有因为他回来而欣喜若狂,反倒在醉酒后胡言乱语。经过努力,纪伯伦开始在诗歌和绘画上崭露头角,父亲却从不鼓励和赞扬他,而是责骂和讥讽他,说他写的东西不能当饭吃,毫无用处。有一次,他的父亲设宴招待朋友,客人们看到纪伯伦写的诗,都夸奖他,他心里高兴,席间应邀朗诵了一首,但是他父亲却两眼冒火,说:“我不认为朋友们会重视你的废话。你还没有经验,还不给我住口!” 看着父亲不屑的眼神,他伤心透了。

尽管他一直爱他父亲,父子间的鸿沟却始终没有消失。诗人的心灵,在痛苦里挣扎;他的思想,在痛苦中升华。他在诗中告诉世上的父母: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快速射向远方。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你们的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神爱世人,把自己的独生子赐给了他们。神爱他们,也把儿女赐给他们。“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 127:3)。神的心目中,亲子关系是福杯满溢的泉源,子女,应该成为对父母当今和未来的祝福。父母是弓,孩子是箭,弓箭搭配得好,弓才能送箭一往直前。

然而,弓和箭再好,还得靠着射手的操控,才能发挥作用。在射手的手中,弓弯了身躯,积聚力量,骨节间嘎嘎作响;在射手的眼中,箭对准了标靶,朝气蓬勃,蓄势待发。这射手,就是我们的神。祂有无比的膂力,有千里的目光,弓开箭发,百步穿杨。我们都是神手中的器皿和工具,唯有祂的做工,才能让我们成就。弓再好,也无法左右箭未来飞行的方向,唯有上帝这位射手,才能一箭中的。

子女借着父母的身体来到人间,其生命的源头却不是父母;孩子与父母同住一屋,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是上帝的造物,属于神。父母能给子女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时代变迁,环境改变,孩子们有自己的思考和理想。父母可以提供衣食住房,来养育保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用自己的见识,来包裹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要接受神明日的光照。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借口种种理由,放弃父亲的责任,而是要按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子女。“缺席的父亲”,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他们或者因为和妻子离异,或者工作在外地,或者频繁出差加班、应酬频繁,早出晚归,子女见不到他们。一些父亲即便人回到家,却把工作带回家中加班,或只顾自己看电视看手机,很少和跟孩子交流。

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对子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美国全国儿童委员会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父亲,他的自杀几率,比有父亲的孩子高出5倍,辍学的几率高7倍,犯性侵罪的几率高11倍,患上行为障碍的可能性高15 倍,入狱的几率也高15倍,青少年时离家出走的几率要高24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父亲的角色,跟母亲的一样,对子女的成长有決定性的力量。

弓和箭,搭配在一起。诗篇 127篇5节唱道: “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让我们怀着谦卑和快乐的心情,在神的手中弯曲吧。弓把力量传给了箭,舒展开身子,欣慰地目送箭飞向远方。神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好榜样

在圣经中,有一位父亲的好榜样,他便是马利亚的丈夫约瑟。马太福音开卷第一章就说:“约瑟是个义人。”(1:19)被神算作义人的,为数很少,约瑟是其中的一位。

约瑟是一个顺服神的人。在他和马利亚成亲之前,天使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马太福音1:20)作为凡人,开始约瑟对此可能不解,心中难免有委屈。俗世道德的指责,外人的闲言碎语,都有刺心的痛,他曾想到要解除婚约。然而,作为义人,他对神有顺服心,于是忍受了这一切,娶了马利亚,并对她敬护有加。

约瑟是一个敬畏神的人。耶稣出生后,“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祂献与主。”(路加福音2:22)他们为耶稣行割礼,将耶稣献于主,并用雏鸽献祭。以后每年一到逾越节,他们就一起上耶路撒冷。作为一家之主的约瑟,一直敬虔守节。

约瑟是尽责的丈夫和父亲。起初约瑟勇敢地承担起马利亚未婚先孕的道德压力,体现了男子汉的勇气和担当。约瑟陪伴怀孕的马利亚,长途跋涉到伯利恒,为马利亚的生产准备好简陋却温馨的条件。耶稣出生后不久,他蒙受天使的指示,带着马利亚和耶稣,长途来往于埃及等地,克服困难,避开凶险,尽可能呵护家人,为他们提供安全和保障。约瑟供养家庭所需,一定也是尽心尽力,不辞劳苦。家境贫寒,子女多,他一个卑微的木匠,要负担一大家子的吃穿费用,是多么的不容易!

约瑟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耶稣的成长,除了天父的带领,也离不开约瑟的教导和抚养。约瑟把木匠手艺传教给了耶稣。约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的信心和顺服,忠诚和可靠,相信一定给主耶稣的完美生命以极大的影响。耶稣后来的传道信息中,包含许多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朴素哲理,之中可以看出约瑟对祂教导的痕迹。

耶稣的家乡拿撒勒,有一座圣约瑟教堂,小花园中间,有一尊铜像,一位男子持手杖而坐,打着赤脚,低眉颔首,仿佛在劳作后的休息中沉思。他,就是约瑟。有意思的是,铜像遍体铜绿,两个膝盖处,却露出金黄的铜色,那或许是游人抚摸出来的。“男儿膝下有黄金”,约瑟在神面前屈下金色的双膝。他的顺服、耐心、持守和勤劳的好品行,为基督的国度增添了光彩。要抚养耶稣这个天才儿童不容易。约瑟低眉谨作圣家长,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平凡而伟大、恪尽职守、人格完美、脚踏实地,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一个从不缺席的父亲!

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为着爱主爱儿女的缘故,以约瑟为榜样,从圣经里好好学习,怎么当好父母亲,拿到做父母的“合格证书”。做一把稳定的弓,在神的手中,弯腰蓄力,把力量奉献出去,让子女的人生之箭,射向神指定的方向。

 

作者为教会新任长老,属青橄榄团契

责任编辑:胡晓耘

插图:陈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