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義受苦的戰前演講

彼得前書3章8-22節的啓發

文:潘澜

對於注重演講和修辭的古希臘、羅馬統帥,戰前演講是軍事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庇里克利斯、漢尼拔,到凱撒,史書中都不乏記載。於是,在好萊塢的戰爭大片中,不論是否符合史實,都會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戰前演講。大敵臨頭之際,特別是敵強我弱,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影片主角充滿激情的戰前動員,讓戰士和觀眾都群情激奮,鬥志昂然,把劇情推向高潮。在基督信仰的歷史中也有類似的時刻,但我們讀到的,卻不僅僅是戲劇效果。

公元64年羅馬大火之後,縱火的羅馬皇帝尼祿嫁禍於基督徒,迫害從羅馬向外省蔓延。彼得身在羅馬,已經看到或經歷到逼迫。當時基督徒分散在羅馬帝國的各個角落,在當地屬於少數族裔,沒有政治地位,當然也沒有政權或者軍隊抵禦外在的攻擊。彼得寫信給在小亞細亞的幾個教會,提醒他們迫害將要開始,需要準備迎戰,所以彼得前書可以被看作他對基督徒的戰前演講。如果我們把彼得比做一位軍事將領,他帶領的是一支沒有完善軍事訓練,也沒有精良裝備的隊伍。他的演講需要包含三個方面:對內鼓舞士氣,堅固軍心;對外建立堅固的防禦系統和出奇制勝的戰略部署;而且要有征戰的武器。彼得前書3章8-22節這段經文,對這三方面都有闡述。

對內鼓舞士氣

3章8節勉勵基督徒彼此相交的五項具體的準則:

    1. 同心 (unity of mind):正如早期教會在使徒行傳第二章和第四章中共同生活的情景,大家“同心合意”,如同大家庭的樣子。
    2. 彼此體恤 (sympathy):體恤,原文意思是同情。同情心是他人的遭遇,在一個人身上產生一種情緒上的認同,讓我們願意去幫助他。 
    3. 相愛如弟兄 (brotherly love):正如主耶穌賜給我們的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 
    4. 存慈憐 (a tender heart):保羅在以弗所書 4:32中說,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憐憫的心來自於饒恕。主耶穌饒恕了我們的罪,基督徒要學習祂,存憐憫的心,饒恕弟兄姊妹的誤解或傷害。
    5. 謙卑的心 (humble mind):聖經有很多謙卑的教導。主耶穌是謙虛最好的模板。“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 (腓2:6-8)

彼得為什麼要在大敵臨頭時有這樣的教導?傳道書4:12裡說到:“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中國人有句古语:“家和萬事兴”。這说的是一樣的事,即在有外在壓力和攻擊時,我們需要團結、要同心。但每個人不一樣,有不同的性格、思考角度,完全同心不太可能,需要其它幾方面來彌補:有同情心、相愛如弟兄、憐憫和謙卑。



家庭關係緊張,常常是因為小的口角,雙方各持己見。家庭輔導會說,家裡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如果我们把教會當作家一樣,教會也應該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當然在重要的聖經原則上,我們不妥協。“講愛不講理”,是說在處理日常糾紛時,要避免把一些小的分歧上升到真理的層面,認為“如果不按著我的方式去做,就是違背聖經、違背真理”。教會在一些事工方向和傳統比如敬拜音樂、建堂、宣教、財務方面的分歧,很少牽涉到基要真理的層面,我們要儘量做到合一。

過去十多年來,因為社交媒體的普及,個人的思想,本來比較隱秘的,現在越來越公開化,有的時候會引起所謂對真理的分辨。我們需要向神求智慧,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堅持,什麼時候應該靜默。願聖靈隨時提醒我們,追求真理也要有愛弟兄的心。

對外尋求和睦(9-12)

在別人的惡行或者辱罵面前,基督徒應該怎麼回應。英語教會經常有這樣的說法,”Christianity is an anti-culture”。直接翻譯是,基督教是逆向文化,和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剛好相反的。基督徒不屬於世界,但主耶穌把我們留在世界上,為了要傳揚祂的福音,影響世界、改變世界。如果尋求被世界接納,用世上的智慧來處理問題,化解衝突,就不是“逆向文化”,而是順應世界、認同世界。9至12節教導信徒對外尋求和睦,具體有四方面。

A 不以惡報惡 (9)

猶太人從摩西律法裡學到“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出21:24)但這樣的觀念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和平,反而是更多的報復和仇恨。今天世俗的以色列政府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攻擊。但是主耶穌的教導完全不一樣,他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太5:39)

以惡報惡,是罪的表現,不是基督徒應該做的。如果有身體或者財產上的損害,可以尋找法律途徑,來調解或者法庭裁決。主耶穌的命令,是為逼迫者祝福(太5:43-45),他自己也成為我們的榜樣(彼前2:23)。彼得說,我們是為此蒙召的(彼前2:21)。而且忍受辱罵,甚至祝福辱罵你的人,可能是神祝福我們的一種方式,這就是逆向文化。神要透過這些經歷,來祝福基督徒,讓屬靈生命更深沈,信仰的根基更牢靠。

B 管好舌頭、杜絕詭詐(10)

第十到十二節引用詩篇34篇中12-16節,教導信徒不出惡言、追求和睦,因為神的眼目看顧這樣的義人。大衛因為掃羅王的嫉妒要殺他,落難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裏。為了避免亞吉的疑心,大衛在他面前裝瘋,這首詩就是在這之後寫的。大衛作為出色的將領、掃羅王的女婿,落荒而逃到仇人那裡,為了保存生命,要當眾裝瘋,可以說是很狼狽的。大衛作這首詩,提醒自己,禁止舌頭使他犯罪。



聖經中很多地方有管好舌頭的教導。在社交媒體普及的年代,管好口舌的方式可能是管好手指頭,微信群裡的言談、朋友圈的留言。大約四年前,微信已經很普及,一些社區群、家長群、教會群已經有唇槍舌戰的情況。有人把朋友拉黑,有人被拉黑,群主把人踢出群,群友投票換群主。有人情緒受影響,晚上睡不著覺,也有人乾脆退群。“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2016年最火的網絡流行語之一。在新的環境,有新的科技,我們同樣要管好”電子“口舌,特別是和非基督徒交往時,我的表達方式和態度
(不僅僅是內容),是不是反映出所信靠的福音?

C 離惡行善、尋求和睦(11

神預備基督徒行善。基督徒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稱義。保羅以弗所書2:8-9關於因信稱義的經文之後,緊接著在第10節也指出,“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行善是重生得救基督徒發自內心的感動,是信心的外在印證。

我們要追求和睦。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基督徒是和平的使者,不僅是被動地接受和平,不尋找紛爭,而是要在逆境、被動、被拒絕的環境中,尋求和解、尋求和平。

D 神看顧義人、免遭禍害 (12)

基督徒不以惡還惡、以辱罵還辱罵,會不會被逼到絕路上去?第12節勉勵信徒不要擔心。神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因為神隨時聽人的禱告,祂的眼目一直在看顧義人。而且基督徒所受的試煉是神所許可的。試煉讓我們體會主耶穌為我們的罪而受苦,也讓我們可以一同經歷他的榮耀。再者,不要擔心惡人得寸進尺,因為我們的敵人就是神的敵人。羅馬書8:31說,“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最後,神讓人免遭禍害,不一定是指肉身的損失。“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10:28)

中國古代軍事巨著《孫子兵法》裡面說,百戰百勝,並不是最高明的,而是不通過交戰就能降服全體的敵人。彼得的策略是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而是為仇敵禱告,為他們祝福。這不是常人的邏輯,而是基督徒的逆向文化,為的是要為主贏得世界。 

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13 – 22)

有士氣的鼓舞和作戰的策略還不夠,彼得接著說,你們要用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預備作持久的爭戰。為義受苦,在表面似乎受損,實際上獲得的更多,也一定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A 熱心行善,不怕遭害 (13)

就一般智慧而言,行善事會有好的結果。如箴16:7 所言,“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從永恆的角度來看,基督徒行善,不是為了在世的好處,而是神所應許的天家產業。

B 即便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 (14)

有人認為,信耶穌是希望得平安、得醫治,凡事興盛。一些強調信心醫治的教會,彼得的教導可能不太受歡迎。但是基督徒為義受苦是有福的,因為為義受苦已經得到得到神的讚許(彼前2:20),而且天國是他們的(太5:10-12), 他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C 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 (14)

原來意思是不要怕人所怕的。人怕死,以為基督徒也怕死,所以就以死來威嚇基督徒。但是基督徒是不怕死的,主耶穌的教導是,“不要怕,只要信”。相對於驚慌害怕,不是不怕,而是信。主耶穌的教導是,“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约14:1 )。

D 而是尊主為聖 (15)

彼得不是要他們為受苦而受苦,而是要他們以基督耶穌作為榜樣,與祂一同受苦。在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他們會得著稱贊、榮耀,和大喜樂。 

E 分享心中盼望的緣由 (15)

基督徒為義受苦,會讓世人詫異他們為什麼在迫害中仍然有大喜樂。這讓他們有機會用溫柔敬畏的心,來見證和分享福音。

F 用良心和對話彰顯信仰 (16-17)

基督徒怎樣成為世界的光和鹽?不是沒有屬靈原則地融入世界,遵行世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不是與世界隔絕。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分別為聖,會失去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基督徒要存著良心,和世界有對話。

G 耶穌為義受苦的榜樣和鼓勵 (18-22)

彼得用18至22節作為為17節的注腳,意思是說,不僅僅是我勸你為義受苦,我們的元首耶穌基督,已經用死為我們作了榜樣。肉身受苦的心志可以成為致勝的武器,是“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彼前4:1)。主耶穌肉身受苦,已經讓我們與罪斷絕,可以戰勝更大的敵人,就是死亡。祂已經從死裡復活,坐在全能神的右邊,連眾天使和有權柄的、有能力的,都服從了祂,更何況地上的統治者、地上的軍隊、作惡者呢?

結論: 面對世界的逼迫——以愛勝惡、為義受苦

彼得前書寫於一個遭迫害的時代。他說,敵兵將要到了,你們要做好準備、裝備自己,不是用刀用槍,而是用為義受苦的心志。這種迎戰的方式,是和主流社會不一樣的逆向文化,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分別為聖”,不是和世界沒有關係,而是用基督的愛、基督的文化,來影響改變世界的文化。

美國是個多元的社會,在種族,文化,經濟,宗教,政治等方面都很多元。法律保護公民的言論、集會、出版的自由,法律現在也保護同性婚姻的權利、墮胎的權利等等。在美國的基督徒有沒有面臨彼得前書時代的迫害呢?很多基督徒都認為這個國家越來越自由化、世俗化,不僅有信仰的人比例變得更小,基督教在公共場合生存的空間也越來越窄。基督徒在職場、在一些科研單位,如果仍然相信聖經的權威,會被人認為是陳腐、偏激、歧視,那麼基督徒應該怎樣面對這場文化戰爭呢?

我們也要把眼光放開,從宣教的角度看神的普世教會。根據基督教機構“敞開的門” (Open Doors)最新的統計,在迫害最嚴重的50個國家,每年有2.6億基督徒受到壓制,9500所教會被攻擊,近3000人被殺,3700人被抓。迫害最嚴重的國家是北朝鮮,接著是阿富汗和索馬里。我們很熟悉的國家排在第23位,最近很多教會十字架被拆、牧師被抓、教會被關。基督徒面對逼迫,應該如何面對?

我想迫害不僅僅限於教會。當社會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基督徒也有責任幫助受欺壓的族群。現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貧窮、教育、公共衛生、環境污染等等社會問題,並不是簡單、沒有關聯的問題,背後經常存在不合理,甚至不公義的動機或者制度。基督徒應該有什麼樣的立場和行為來彰顯基督的愛呢?

具體的方針措施要看情況而定,但是主耶穌的教導和彼得的勸戒,應該成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準則。弟兄姊妹之間要同心、彼此相愛,存同理心和溫柔謙卑的心,即使在觀點立場上有分歧,也要竭力保守聖靈合而為一的心,多鼓勵、少指責。我們要認識到,外在的壓力越大,分歧越大,教會的肢體越需要主動地彼此團結。

面對外在的攻擊,主耶穌的教導是你們要靈巧如蛇,馴良如鴿子。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說什麼不說什麼,都是在向世人作見證。我們所信的是誰?我們所傳的是什麼?不以惡報惡,反而尋求與人和睦,從人的眼光來看,好像是還未出征打仗就繳械投降,是弱者邏輯。但是用天國的眼光來看,面對逼迫,以愛勝惡、為罪人受死,正是主耶穌拯救這個墮落世界的作戰計畫,而且祂在十字架上已經說過,“成了!” 

彼得、保羅等人開始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時候,在外人的眼裡,基督教好像只是猶太教上百個分支中的一支,沒有政治地位,和強大的羅馬帝國相比,好比大衛相較於歌利亞。但是兩千年後,羅馬帝國已經煙消雲散,神的教會還在這裡。國內的基督徒人數,在1949年大概不到一百萬人。經過幾十年的壓制政策,包括文革期間的徹底禁止,和最近的一系列措施,按照國務院官方統計,三自教會基督徒加上天主教徒增加到2900萬。按照家庭教會的統計,保守的估算是7000萬,甚至超過一億人。

這是天國的作戰方式,但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讓我們跟隨主耶穌的腳步,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抵禦世界的進攻,直到那一天,有大聲音從聖所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 (啓16:17)



責任編輯:吳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