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邵健

加拉太書5章11節告訴我們,十字架的救恩是令世人討厭的。十字架對世人的冒犯之處在哪裏呢?這要從起初我們的始祖亞當夏娃所犯的罪說起。亞當夏娃吃了神命令不可吃的“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因爲蛇誘惑他們說:“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5)從此,“像神一樣能分別善惡”就成了人類心中的傲慢,導致罪入世界、與神隔絕。人類罪惡的歷史證明我們並不能代替神分辨善惡;這個果子所帶給我們的是對神的不順服,並且自以爲善。於是主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因爲被人認爲是“軟弱不作爲的”,而成爲冒犯人的。

主耶穌的時代就有一羣“奮銳黨人”,他們對羅馬統治者的武力抗爭更容易被世人所認可。直到今日還有很多現代的“奮銳黨”人⸺他們輕看十架救恩、鄙視單純依靠福音的基督徒,認爲這樣的基督徒只是個人悔改得救;要讓全地蒙福,還需要依靠血氣去議會發聲、去校董會抗議、爲人伸冤等等才行。然而主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而選擇順服在十架上的苦難來實現救恩,並在十字架上說:“父啊!赦免他们”(路加福音23:34);司提反在殉道的時候也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使徒行傳‬7:60)其他的使徒們也相仿,並沒有站出來爲他們伸冤。這並不是軟弱不作爲,恰恰是神無窮的大能(‪羅馬書‬1:16)。

據說“伊斯蘭”這個詞的意思是“順服造物主”,伊斯蘭教的信徒自稱為穆斯林,意思是“順服者”。主耶穌告訴我們,我們的義要勝過法利賽人的義(馬太福音‬5:20);同理,基督徒的順服也應該勝過穆斯林的順服,畢竟有誰能勝過我們主耶穌的順服呢?腓立比書‬‬2章5-8節說基督耶稣“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聖經中,舊約爲基督的到來作見證、新約中基督成就永世的救恩。除了十字架的救恩之外,神沒有給出其它的拯救。

本期以主基督的“存心順服”爲主題。願我們都效法基督,在神面前完全地虛己、卑微順服。本期《牧者心》欄目裏,黃以傑牧師在“缺了你我、何來合一”一文中強調,順服神及彼此順服是我們實現合一的方法。另外一篇牧者文章是潘儒達牧師的“淺談元宇宙”的第二篇。通過對比不同的元宇宙及其衍生概念,本文指出耶穌基督所賜給我們重生的生命是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出路。

本期的《人物專訪》欄目收集了兩篇訪談。“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一文是對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老師的專訪。周學信老師的父母就是傳道人,從小有很多機會讀聖經、認識主,長大後自己也受到呼召全職在神學院事奉。從這篇專訪中我們瞭解到傳道人在成長、呼召、事奉中所遇到的多重挑戰及寶貴心得,也認識了靈修神學和教會歷史觀對基督徒靈命成長的重要性。“耶穌救我!”是對2024年秋季佈道會講員張德健長老的訪談錄。張德健長老針對科學與信仰、無神論對傳福音的障礙等話題都有貼近生活的見解。

本期一個特色是收集了衆多的《生命見證》、《與主同行》、《靈修筆記》等欄目的文章。弟兄姐妹們在此分享信主前、信主後的見證及讀經的心得體會,其中有很多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同時,《文藝叢林》和《談天說地》欄目的衆多文章、詩歌、漫畫以五彩斑斕的方式帶給我們對福音信仰的不同領悟。

士師記17章中記載了“米迦和他的神像”的故事,顯示出當時以色列人信仰的混亂狀況。米迦以敬奉耶和華的名義,卻雕刻了一個偶像來敬拜。我們現在是不是有時候也在不知不覺中爲自己雕刻了“米迦的神像”呢?比如把選票、某個候選人、某個黨派,或者某個議題看得太重,乃至取代了神的位置?耶穌基督賜給每一個得救的基督徒一個重生的新靈和新心;這個新生命有一個新的以神爲中心、認罪悔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重生的基督徒首先需要滿足神的心意,緊緊跟隨祂,而不再依靠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或追隨任何世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