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屬靈生命的傳承
黃俊文
屬靈生命的傳承是一項神聖的使命。這不僅是教會領袖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基督徒應當回應的神聖呼召。這樣的傳承不僅僅是我們信仰的延續,更是屬靈生命與見證的傳承,是將過去世代從耶穌基督所領受的信仰生活和屬靈恩典,透過言傳身教傳遞給下一代,使他們能夠在神的恩典中成長茁壯,繼續活出基督的生命。
初信的時光
我是在1986年,在企圖自殺前接受耶穌成為我的救主,所以基督的信仰是我一生出死入生的關鍵。但我信主時,基督教在80年代的台灣人中不被普遍認識與接受。當時台灣的基督徒人口大約佔1.5%。我的信仰常是被同學嘲諷及挑釁的緣由。在我的初信到成長的歷程中,神安排了許多屬靈的牧長、前輩、兄姊,甚至是教會或是學生團契的輔導員給我適時的引導。有時在我人生的三叉路口時,我祈願主能像西乃山頒布律法一樣告訴我哪些“當作”、哪些“不可作”,我就“順服照辦”就是了。在80年代台灣教會的屬靈追求除了當時的靈恩運動第三波所強調的權能服事的神蹟奇事異能外,也有錫安堂式的靜默等候聆聽主“細微的聲音”,更有西方福音派教會強調藉著研讀神的話得著屬靈的亮光。當一個年輕基督徒在許多人生抉擇上立志尋求主的心意時,到底是應該期盼超然異象異夢的經歷,是等候“神的細語微聲”,還是在謹慎研經中得到主真理的啟發?然而在面臨許多的重大抉擇和人生關卡時,我好像都沒有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的經驗,經歷神如雷的聲音;我都是在不斷禱告中度過的。我甚至懷疑自己否患有屬靈的重度“耳聾眼瞎”。當時我的輔導們給我的忠告是⸺“沒有哪位屬靈長輩能為我們隨時隨地揭示神的心意,告訴我們該如何做每一個人生的抉擇”;“在你人生的抉擇中尋求神的心意是你一生學習的功課”。我為這些曾在我“天路歷程”中常為我守望的屬靈長輩們感恩,感謝他們過去多年的陪伴與忠告成就了我今日的屬靈光景。
傳承的啟發
2024年2月25日在教會中文部的主日講台與弟兄姊妹分享希伯來書13章1-14節,其中7-8節給我許多的省思。
來13:7-8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要效法過去造就我們的屬靈前輩的榜樣。希伯來書勉勵讀者,雖然當時因逼迫,有些屬靈的領袖已經不能帶領我們,但主永不改變。勉勵當時受逼迫的信徒,我們信仰的傳承是來自這位不變的主耶穌基督傳承下來!我們的信仰傳承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是奠基於一位死而復活不變的主,祂把救恩之道傳給了祂的門徒,而教會中歷代的聖徒也將基督的信仰忠心地保守傳承直到今日。
傳承的受惠
回顧在1986年,我由母會(臺北天母基督徒芝蘭教會)的黃仲臺長老帶領接受基督(見圖一),由他的弟弟黃仲明牧師為我施洗並在真理上栽培造就(見圖二)。當時在教會的青年團契的兄姊及團契輔導高臨榮牧師(見圖三)曾陪伴我經歷許多生活中及信仰上的挑戰。當年青年團契定期有青年退修會及各樣適合年輕人的聚會。最近我在1988年的退修會合影中赫然發現當時的屬靈夥伴目前都在各教會擔任牧師、長老、執事、師母等重要職分。我感謝高牧師及其他教會牧長對我們的栽培,使當時的許多屬靈夥伴都能在各個崗位為主作見證。
自我受洗信主後,並非凡事一帆風順,多次受到挫折打擊,除了有高牧師經常陪伴與開導,也受到許多屬靈前輩的提攜勉勵。記得有一次在我的人生低谷時,黃仲臺長老問我是否對主失去信心想要離棄主,但我堅定地回答:“不,我願意繼續跟從主。”黃長老勉勵我說:“感謝主,主必用你!”近40的基督徒生活應驗了當時黃仲臺長老對我的勉勵。
除了教會牧長同工的陪伴,當時台灣的校園福音團契也在各地的高中及大專院校成立學生團契。除了教會的聚會服事我也參加台北科技大學的學生團契,受到學生團契輔導王馡菲老師(見圖四)及許多學長姊的幫助,使靈命得以穩定中求成長,我的妻子是當時我們學生團契的主席。在學生團契比我先信主的“屬靈兄姊”與團契輔導都在學業及屬靈生活上照顧我及其他契友。隨著我們信主年日的增長,我們也自然願意學習關懷比我們後信主的學弟妹們。2023年底有幸與30多年前陪伴我走過屬靈幽谷的高牧師及在台北科技大學學生團契所帶領的學弟們相聚(見圖五及六),我們一起餐敘數算主恩。我們感謝神過去有許多屬靈前輩對我們的栽培澆灌,我們彼此勉勵、祈願能在主所命定的崗位繼續盡屬靈的傳承的職份。
接棒前行
感謝主讓我與我的妻子並與其他幾對夫婦能有機會在教會一同擔任社青(在職青年)團契的團契輔導,學習屬靈傳承與關懷陪伴的服事。當年我母會的黃牧師、黃長老與高牧師及學生團契的王老師造就出許多今天在各地教會服事主的教會領袖;盼望我與我的妻子也能效法他們的榜樣,盡屬靈傳承的責任。
感謝主,2024年我與妻子有機會為三對弟兄姊妹完成婚前輔導,並有幸參加見證了他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求婚及婚禮等。我們這些社青團契的輔導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看到這些年輕的弟兄姊妹在基督裡靈性長進,在主裡找到他們人生及服事的定位,也盼望他們漸漸在主裡建立家業。
此外,今年我也有幸受教會長老團的委派與張召斌長老一同帶領培育長老候選人的讀書會,有趣的是參與的學員多數是來自英文堂(跨越橋)的主內肢體。這讓我在神學院所學的“跨文化靈性塑造”的課程終於有機會能實兵演練。研讀的課程中有一段教導是要求現職長老學習培育出未來的長老,這教導回應了保羅勉勵提摩太要將主的話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牧者(參:提摩太後書2:2)。可見,不但是年輕的信徒需要信仰的陪伴與栽培,就連教會領袖的培育也是一項重要的屬靈傳承。
傳承的範圍
其實屬靈的傳承不應設限於教會或團契的領袖培育,更應在我們每一家庭中落實。最明顯的教導就是保羅勉勵提摩太維持他自幼從母親及外祖母所領受純正的信仰(參:提摩太後書1:5)及約書亞在以色列人面前明志“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24:15)”。所以,屬靈的傳承更應該落實在我們的家庭中。在現今的社會裡,信仰與屬靈生命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科技的發展、社會的多元價值觀及物質主義的盛行,這些對我們今日信仰傳承產生了許多挑戰。信徒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既能維持純正的信仰,又能有效地將純正的信仰傳遞給下一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身為基督徒父母的責任不是只是把孩子帶到教會,其實父母更容易成為兒女的屬靈導師及良師益友(Mentor)。兒女對基督信仰的態度深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對信仰的態度與實踐的影響。除了陪孩子靈修與參與崇拜,我們也要學習在孩子的屬靈生活中作守望者及陪伴者。基督徒父母沒有孩子一生所需要的所有答案與智慧,但我們能做的是陪伴孩子來到主前,尋求主。在孩子年幼時就要開始教導合乎聖經的價值觀,才能使他們到老也不偏離(參:箴言22:6)。我們的下一代在美國的文化中成長,他們在自我認同上受到許多的挑戰。我們的陪伴、傾聽與理解是他們有力的支持。屬靈生命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今日默默地教導、陪伴、關懷,我們終必能夠看到主的生命逐漸在我們的兒女身上成形。
如希伯來書13章7-8節提醒我們當效法屬靈的前輩的榜樣,承繼起承先啟後的屬靈傳承,歷代聖徒及屬靈前輩都為我們今日屬靈傳承立下可效法的榜樣。我們的信仰得以代代相傳,是因為基督恆久不變的神性及祂的話。傳承重在言傳身教與陪伴,以生命影響生命。屬靈的傳承不限於教會事工更可以推廣至家庭中基督信仰的傳承。屬靈生命與信仰的傳承也可以視為大使命(馬太福音28章18-20節)的一部份。大使命可以簡而言之為:我做基督的門徒,我也竭力幫助世上萬人都能作基督的門徒。將信仰傳遞給下一代不僅是我們的責任,而且我們自己的信仰也因信仰的傳承得以堅固。當我們忠心地傳承信仰時,我們不僅是在造就下一代的屬靈生命,更是在實踐大使命、為神的國度作出貢獻。這樣的傳承,不僅僅是言語的教導,更是生命的榜樣,是每一代信徒共同的榮耀與責任。

作者黃俊文長老來自台北,1986年於台北基督徒芝蘭教會受洗歸主。1994年赴美進修,1999年獲密西西比大學電機博士學位,隨後投身電機工程研究。工作之餘,作者亦積極進修神學,於2020年獲Gordon-Conwell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學位,並自2025年起攻讀教牧學博士。目前,作者在本教會中文部參與成人主日學教學、講道及靈命塑造事工,並擔任社青(在職青年)團契輔導。作者與妻子鄭琇圭育有二子一女,並擁有兩名孫兒。
責任編輯:San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