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總第30期

慕道班服事中的再思

作者:张仲禮,张红芸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殘酷地奪去百萬人的生命,让世人每天生活得心驚膽顫,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但細細回顧,在这一切難處中,神的恩典卻越發顯得豐盛,在我們靈裏是豐收的一年——疫情使更多人重思生命的意義、思考永生、回轉歸向神。

回想一年多前,先生仲禮開始接仼在教会的主曰學慕道班服事。因為各種的原因,服事的同工人手缺乏,身為妻子的我看到有这需要只好來幫忙。我們曾經試過邀請團契裏的弟兄姐妹们來幫忙,但大家都在教会服事上身兼數職,無法長期地委身和參與。有一次在我們家有聚餐,我們把同工的需要分享出來,美琴師母就默默地幫助我們聯繫到其他團契的兩個家庭!感謝主感動他們的心,願意一起來參與服事!

慕道班主日學上課的時光

在慕道班服事一段時間後,我发現其中的一些挑戰,如:

1. 學員們流動性大,有不少是路過的訪問學者和年長的阿姨叔叔。前者只是短期的居住,后者因為需要交通接送,所以無法確定固定的聚會;

2. 因為主曰學上課時間是以主題性質為主,所以大部分時間以講員單方面的分享為多,比較缺乏和學員們的互動。聚會完,因為大家都趕著享用午餐或回家去,同工們和學員們也沒有太多機會聊一聊,問候關心他們的近況,不同於平常在團契裏弟兄姐妹們可以常常見面聚會,對屬靈追求和彼此認識有幫助。

同工們為著这些挑戰來開會和禱告,求主給我們智慧。我們就想到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邀請每位學員們加進來,把每節課的信息錄下來放在群裏,鼓勵學員們平常都踴躍地分享有關信仰上的問題;同工們也常常分享信息、詩歌、見證等,從而更多地和學員们互動。我們也效法受洗班“家長式”的關懷,每位同工姐妹關心几位學員,平常和她們保持聯繫、多關心她們的屬靈情況和需要。

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三四位姐妹無法按計劃回國。感謝主,在等待的時間让她們有機會更多地來認識真理,其中有陳姐妹、刘姐妹先後決志信主。當時有一位周姐妹聽到她們信主的分享很受感動,就問“我也很想信主,不知道該如何信?”我就在電話里和她分享簡單的基要真理,並邀請她做決志禱告。她說願意,我就領著她在電話裏開口認罪,接受主耶穌進入她的生命中!在禱告的時候,聖靈感動姐妹和我,一邊禱告,一邊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神把領人歸主的喜樂充滿在我的心中!我想到約翰福音4章35節說到“你们岂不說‘到收割的时候還有四个月’吗?我告訴你们:舉目向田觀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

姐妹們这麽渴慕認識神的心,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同時神又感動四五位年長的阿姨們來參加慕道班,有幾位也決志信主。聽到她們的分享才知道,她們信主心路歷程的艱難和不易,真的就像神話語的應許:在末後的曰子,神的靈要澆灌凡有血氣的,從老到少都要來認識祂。(使徒行傳2:17)想到自己因為從小信主,沒有經歷過從不信到信的掙扎,所以我一直不能體會別人信主的艱難。也知道自己的屬靈恩賜不是在傳福音上,最初加入慕道班服事完全是因為缺乏同工想分擔先生的重擔,心裡沒有真正的負擔;但當我親眼看到學員們生命的改變,我的心充滿了感恩和喜樂!我不得不低頭感謝主,為著祂擴張我服事的境界,不僅是為了需要、責任而已,更是把真正的負擔、熱心和服事的喜樂加添給我!

李秀琴阿姨決志,同工們贈送聖經給她

有些決志的姐妹們很快就要回國,無法繼續上受洗班接受跟進。為了更好地鞏固她們的根基,我們就計劃每週多加一次查經聚會,幫助學员們在神的話語中更多認識和成長。本來只是提供給幾位要回去的姐妹們,后來大家的反應很踴躍,我們就用網上的形式開放給每位有心來學習神話語的學員們。感謝讚美主,不少團契同工們感動一起來服事,每週來參加的學員們平均有十多位;很多年長的長輩都非常喜歡,覺得這樣的查經分享對他/她們的屬靈追求很有幫助!已經回國的姐妺們也繼續來參加每週三、週曰的聚會,因時差的關係她們那边雖已是早晨和深夜,但仍然堅持來,她們渴慕追求的心真的讓我太感動了!也提醒在北美自由敬拜的我們更要珍惜在主裏一切寶貴的聚會!

潘伯伯重病從医院安全回家,同工們探訪和帶領他做決志禱告.

我們鼓勵決志的學員們都來參加教會禱告會!仲禮和我對教會禱告會有極大的負擔,從年輕時我們就被鼓勵去參加,從最初的不習慣到越來越享受禱告的甘甜、並經歷禱告的大能!也知道任何屬靈生命的追求應該從初信主就開始來操練,很多學員們心很柔軟都願意來參加。

感謝讚美主!因為祂在我們當中行了大事,在慕道班中行了奇妙的大事,感動人心從老到少、從東到西都來歸向主!也讓我們在其中參與服事的經歷了就像詩歌所描述的“今天的撒種,流著汗水與涙珠,明天必要同歡呼,扛著滿滿的禾捆,忘掉昨曰的痛苦,揚聲讚美不止息!”願我們把一切的榮耀歸於坐在寶座上、得勝又得勝的大君王——主耶穌!

(謝謝同心竭力服事的眾慕道班同工們:曾張健玲師母,楊立功和王公素,湯晔和舒艳群,任德宏,胡曉耘,顏焱華,秦菲)

作者簡介:作者夫婦為青橄欖團契現任召集家庭。

責任編輯:邵健

慕道班服事中的再思

张仲禮,张红芸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殘酷地奪去百萬人的生命,让世人每天生活得心驚膽顫,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但細細回顧,在这一切難處中,神的恩典卻越發顯得豐盛,在我們靈裏是豐收的一年——疫情使更多人重思生命的意義、思考永生、回轉歸向神。

回想一年多前,先生仲禮開始接仼在教会的主曰學慕道班服事。因為各種的原因,服事的同工人手缺乏,身為妻子的我看到有这需要只好來幫忙。我們曾經試過邀請團契裏的弟兄姐妹们來幫忙,但大家都在教会服事上身兼數職,無法長期地委身和參與。有一次在我們家有聚餐,我們把同工的需要分享出來,美琴師母就默默地幫助我們聯繫到其他團契的兩個家庭!感謝主感動他們的心,願意一起來參與服事!

慕道班主日學上課的時光

在慕道班服事一段時間後,我发現其中的一些挑戰,如:

1. 學員們流動性大,有不少是路過的訪問學者和年長的阿姨叔叔。前者只是短期的居住,后者因為需要交通接送,所以無法確定固定的聚會;

2. 因為主曰學上課時間是以主題性質為主,所以大部分時間以講員單方面的分享為多,比較缺乏和學員們的互動。聚會完,因為大家都趕著享用午餐或回家去,同工們和學員們也沒有太多機會聊一聊,問候關心他們的近況,不同於平常在團契裏弟兄姐妹們可以常常見面聚會,對屬靈追求和彼此認識有幫助。

同工們為著这些挑戰來開會和禱告,求主給我們智慧。我們就想到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邀請每位學員們加進來,把每節課的信息錄下來放在群裏,鼓勵學員們平常都踴躍地分享有關信仰上的問題;同工們也常常分享信息、詩歌、見證等,從而更多地和學員们互動。我們也效法受洗班“家長式”的關懷,每位同工姐妹關心几位學員,平常和她們保持聯繫、多關心她們的屬靈情況和需要。

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三四位姐妹無法按計劃回國。感謝主,在等待的時間让她們有機會更多地來認識真理,其中有陳姐妹、刘姐妹先後決志信主。當時有一位周姐妹聽到她們信主的分享很受感動,就問“我也很想信主,不知道該如何信?”我就在電話里和她分享簡單的基要真理,並邀請她做決志禱告。她說願意,我就領著她在電話裏開口認罪,接受主耶穌進入她的生命中!在禱告的時候,聖靈感動姐妹和我,一邊禱告,一邊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神把領人歸主的喜樂充滿在我的心中!我想到約翰福音4章35節說到“你们岂不說‘到收割的时候還有四个月’吗?我告訴你们:舉目向田觀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

姐妹們这麽渴慕認識神的心,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同時神又感動四五位年長的阿姨們來參加慕道班,有幾位也決志信主。聽到她們的分享才知道,她們信主心路歷程的艱難和不易,真的就像神話語的應許:在末後的曰子,神的靈要澆灌凡有血氣的,從老到少都要來認識祂。(使徒行傳2:17)想到自己因為從小信主,沒有經歷過從不信到信的掙扎,所以我一直不能體會別人信主的艱難。也知道自己的屬靈恩賜不是在傳福音上,最初加入慕道班服事完全是因為缺乏同工想分擔先生的重擔,心裡沒有真正的負擔;但當我親眼看到學員們生命的改變,我的心充滿了感恩和喜樂!我不得不低頭感謝主,為著祂擴張我服事的境界,不僅是為了需要、責任而已,更是把真正的負擔、熱心和服事的喜樂加添給我!

李秀琴阿姨決志,同工們贈送聖經給她

有些決志的姐妹們很快就要回國,無法繼續上受洗班接受跟進。為了更好地鞏固她們的根基,我們就計劃每週多加一次查經聚會,幫助學员們在神的話語中更多認識和成長。本來只是提供給幾位要回去的姐妹們,后來大家的反應很踴躍,我們就用網上的形式開放給每位有心來學習神話語的學員們。感謝讚美主,不少團契同工們感動一起來服事,每週來參加的學員們平均有十多位;很多年長的長輩都非常喜歡,覺得這樣的查經分享對他/她們的屬靈追求很有幫助!已經回國的姐妺們也繼續來參加每週三、週曰的聚會,因時差的關係她們那边雖已是早晨和深夜,但仍然堅持來,她們渴慕追求的心真的讓我太感動了!也提醒在北美自由敬拜的我們更要珍惜在主裏一切寶貴的聚會!

潘伯伯重病從医院安全回家,同工們探訪和帶領他做決志禱告.

我們鼓勵決志的學員們都來參加教會禱告會!仲禮和我對教會禱告會有極大的負擔,從年輕時我們就被鼓勵去參加,從最初的不習慣到越來越享受禱告的甘甜、並經歷禱告的大能!也知道任何屬靈生命的追求應該從初信主就開始來操練,很多學員們心很柔軟都願意來參加。

感謝讚美主!因為祂在我們當中行了大事,在慕道班中行了奇妙的大事,感動人心從老到少、從東到西都來歸向主!也讓我們在其中參與服事的經歷了就像詩歌所描述的“今天的撒種,流著汗水與涙珠,明天必要同歡呼,扛著滿滿的禾捆,忘掉昨曰的痛苦,揚聲讚美不止息!”願我們把一切的榮耀歸於坐在寶座上、得勝又得勝的大君王——主耶穌!

(謝謝同心竭力服事的眾慕道班同工們:曾張健玲師母,楊立功和王公素,湯晔和舒艳群,任德宏,胡曉耘,顏焱華,秦菲)

作者簡介:作者夫婦為青橄欖團契現任召集家庭。

責任編輯:邵健

读经之奇妙经历

文:张红星

“我将你的话语,深藏在我心,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远离。哦主啊!与我亲近,我爱你声音,作我脚前的灯,作我路上的光……”

这首歌道出了基督徒对神话语的渴慕。《圣经》就是神的话,读《圣经》不但能更多更深地认识神,还能更多更深地了解人的本性,帮助我们实践“爱神爱人”。但是九十多万字厚厚的一本圣经,除了历史、诗歌、书信等内容,还有许多先知的预言,很难懂,如何读?回首看我通读《圣经》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却尽显神的恩典,还常伴随奇妙的事情发生。

1997年受洗之后,我就下决心要通读《圣经》,先后开始了两次,每次都是读到《以赛亚书》就读不下去了,硬着头皮,靠着意志力也不行,因此也就搁置下来了。

2006年,团契召集人发起一年通读《圣经》计划活动,我满怀希望和信心地参与,每周五在进度表上打勾,就这样坚持到年底,把整本《圣经》读完了一遍,这是我的第一遍。后来的两遍通读是和同伴一起跟着YouVersion 的app一起读的。我知道自己是需要有伴督促才能成事的那种人,但有时,神给我的不仅仅是个读经伙伴。

2013年的秋天,将近年终,我又动了通读《圣经》的念头,但是如何找伴呢?直接开口问某个姊妹吧,很唐突,怕给对方压力,怎么办?恰逢那个时候我在参加 “悦读书会” ,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有一次聚会时,我分享说自己有这么一个需求,希望能有姊妹主动地和我联系一起读经。每次聚会我们都会分小组祷告,那次我也祷告同样的内容,结束之后,同一组的丽姊妹当即告诉我,她愿意和我一起读经。我真是太高兴了,神真是听祷告的神!祂是感动我的灵,也是感动丽的灵,祂从不让人失望。

回头看去,神自有祂的美意。祂给我的不只是一个读经伙伴,也不只是一个同工,而是一群人!一群祂所爱的失散的羊!我和丽姊妹开始读经之后,陆续又有其她的姊妹参加,再后来福音朋友也加入进来。她们多数是新移民,都是慕道友,因应所需,通读《圣经》就变成了查经。我们每周聚一次,微信群名就叫“读经伙伴”,人数最多时将近20个人。我们因读经而聚在一起,但查经并不是唯一的内容。新落户于此的朋友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处,我们一起经历痛哭和欢笑,相互帮扶着一起成长。几年下来,大家都能淡定地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灵命上也各有成长,先后有四位朋友在教会受洗,成为主里的姊妹。我们这群“读经伙伴”也得到了师母们的关爱,美恩师母时不时地来到我们中间,带领我们查经,给我们勉励,Rosa 师母更是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见证我们的成长、成熟,见证主“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几年的操练也使我成长起来,通读《圣经》已经不是困难的事了。2019年教会开始推广一年读经计划,我很高兴地参与,并决定以后每年都要把《圣经》通读一遍。读着读着,又有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20年 7月底的一个傍晚,我接到旭姊妹的电话,她直接了当地说:“红星啊,有人想找你一起读经呢!” 我一听,这是好事啊,赶快答应下来:“好呀!好呀!是谁呢?” 过程就不赘述了,宁姊妹、旭姊妹和我开始了Zoom meeting读经。

与其说是我带着姊妹读经,不如说她们在帮我成长。宁有个刚上高中的女儿,旭有个刚上小学的女儿,由于疫情的影响,孩子们多数时间都在家里上课,她们俩要先安排好孩子的活动才能安心读经。孩子们也很懂事,小妹妹每次都来打个招呼,然后就做自己的事去了。有时宁家大姐姐会陪伴小妹妹玩儿。令我感动的不止于此,还有宁对神话语的渴慕。她信而受洗时间不长,很想把圣经通读一遍,但和我当初情况一样,自己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近来有点着急,想找伴儿,于是才有了姊妹“三人行”。她读经很认真,常常会在自己的《圣经》上画个问号,或者贴一些纸条。有一次她告诉我 “诗篇第119篇又看了一遍,发现‘照你的话’就是神的应许啊!赶紧标注出来,贴了一堆纸条。”…… 这一次,神给我的也不只是读经伙伴,还是属灵伙伴,我自己问不出问题,但常常会思考她们的疑问,从中收获很大,我们是相伴着一起成长。看着宁认真的样子,我常常会想:有一天宁姊妹可以自己无障碍通读《圣经》了,不久之后,也会有别的姊妹开始约她一起读经了!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罗马书8:28)我们是神手中的器皿,神按自己的意思塑造我们。我起初只是想通读《圣经》而已,神给我的远超过我所想的,但是却是我所需要的,也是神要成就的。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9)只要我们体贴主的意思,愿意行在主的道上,一生必有奇妙的事相伴随。


附:有感于《读经之奇妙经历》丁心

看了很感动,原来红姊妹早在初信之时就因为读经有过奇妙的经历,神的恩典可以这么大!我们三个人这几个月的读经经历,已经让我喜出望外。我从决志到受洗有好几年的时间,期间小组查经当然很受益,以至于有些章节朗朗上口,很遗憾通读圣经却没有实现过。尝试过好几次,顺着读,跟着各种APP的读经计划走,可结果都是遇到事情一耽误,就停下了。受洗以后觉得再没有通读完一次实在不对,正好赶上教会一年读完一遍圣经的活动,想着一定要跟上,不要再一次半途而废了。可是疫情开始之后就开始关注各种新闻,一转眼又落下,堆积越来越多,以至于沮丧地想大概这次又没希望了。感谢神,在现实生活中,给父母家人传福音的需要,教育青少年孩子的需要,自己各种祷告的需要等等,都在催逼着我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能再拖下去。正在沮丧加焦虑之际,看到微信群里红姊妹又在提醒大家跟上进度,于是就和她开口,没想到她答应得特别痛快,顿时大受鼓舞。开始三人读经后,深深体会到神造人多么不一样,给每个姊妹的恩赐多么不一样;可是祂就是让我们这么互相配搭,神奇地成就我们每一个人。我的感觉就仿佛像一个屡屡碰壁的学渣,在她们的启发下,突然开窍变成了一个轻松自信的学生。红姊妹信主时间最长,最有经验。她不但可以给我们介绍背景知识,解答一些问题,而且总是可以很好地掌握节奏,让我们及时跟上教会统一的进度。我有很多章节第一次读到,总是这里那里一堆问号。但她的方法让我意识到,其实有些问号可以暂时放一放,因为读着读着也许就在别处有启发。一年一次的读经和小组查经不同,如果说小组查经是精读的读法,那么这种读法就类似于泛读的读法。旭姊妹热情洋溢,我一开始就是被她灿烂的笑容吸引。她也好像是爱的胶水,把大家粘合在一起。现在她正是家里事情最多的时候,有时候还不得不一边哄着家里的小妹妹一面和我们一起读经。但每次听她分享,总会暗暗羡慕她有那么单纯美好的信心,不由人不感叹“清心的人有福了”!渐渐地,每周两次读经成了我一周中最盼望的时间。随着进度卡一点一点被填满,心里也越来越有平安。这次疫情让我们不得不用云聚会的方式进行很多事情,可是也成就了我们分住在相距30分钟车程的三个不同地方的姐妹,可以很便利地一周相聚两次一起读经。虽然相聚在云端,却感觉没有一点隔阂。爱我们的神总是让万事互相效力的,不是吗?

作者属庇哩亚团契

责任编辑:潘澜

菜鳥犇飛

文:張艷玲

閨蜜約稿給魚園寫點東西,正巧丁教授也給咱村裡約稿談談鍛煉身體。說實在的,菜鳥俺這人又沒本事、又懶得寫。先生說疫情期間支持一下也算是公益事業,於是被勸誡要低調的俺想藉此機會告訴全世界,俺真的很低調,就喜歡宅在家裡不被打擾——尤其是不喜歡被“病毒”打擾。疫情蔓延期間大家宅在家裡,滿世界都是傷心難過的新聞。如果你鬱悶傷心抑鬱了,大家都在一個地球上,俺也會忍不住眼淚;有時候人啊,想忍住眼淚卻不能忍住悲傷,需要愛的手溫柔地拉一把。咱沒有天生麗質,那就天生勵志。說說菜鳥俺那些笨犇的事情,或許你會開心一笑,或許有所勵志。多年前聽到一句話覺得挺刺耳的——你這樣的人如果算傑出人才,全世界的人都傑出人才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一句挺勵志的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記著:能活著就是多麼的有福!你能喘氣、走路、看得見、喝著乾凈的水,有飯吃、能睡、能起來,就是有福的!那麼俺這胖菜鳥都可以練的,你也可以的!

菜鳥又名艷玲,農民姥姥大概希望我又漂亮又聰明,又有富足亮麗的日子,又有王者風範,所以就起了這俗不可耐接地氣的名字。曾在北京捲煙廠的廢墟上的中央某大學混過教書育人。在博士屯各界跌打滾爬了20多年,給資本家們搞計劃經濟。因為來自山東,是一個靈魂有大蒜香氣的充滿了鄉土味的菜民。如今疫情期間淪落為賴在來客星屯的家裡,“家裡蹲”大學“屋裡系”的“亂事家人”。喜歡種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圖為證:

言歸正傳,任何鍛煉都是循序漸進、堅持不斷的。現在網上各種鍛煉方法,例如跳舞、做操、舉重等等,你試試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開始練,貴在堅持!下面這個圖是一個菜花友心疼我胳膊疼發給我的,讓我照著練,我再分享給大家參考。

有個App 叫Keep 挺不錯的。是我國內多年的老友介紹給我的。許多年前頸椎病肩背疼痛,兒子帶著我從一分鐘開始跑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慢的蝸牛也是牛。其實看看幾年來竟也跑了一萬多英里了。因為菜鳥俺這人搞數據分析20多年,總免不了數據控,你瞅瞅這鍛煉量和體重的反比例。所以啊,我們必須“管住嘴放開腿”!

尤其是參加了犇的團體跑,先生又組織了來客星屯的愛跑步的人,周六早上群跑去友情支持。還有天不亮就爬起來跑的“黑社會”,最近改成網上黑練了。先生因為工作忙,拉了一個早晨六點半的早練群;一群刻苦耐勞的人在早練,幾次不參加就被踢出去了!我基本是在被窩里夢中練的:)。犇每年冬天組織的“豬蹄杯”(也就是每周六天跑,每次跑步不低於3邁)。每年冬天長胖的節奏也就因為這個放慢了。

哎呀太多美食我想吃了!呆在家裡做好吃的,疫情過去之後你還是要出去見人的。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嘴,那就放開胳膊腿鍛煉一下吧!菜鳥我從來懶得去看技巧。網上各種鍛煉技巧,這個是跑步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551660

磨蹭了幾年以後,受先生和犇的牛人們——尤其是愛靈姐的影響,去年12月也去跑了首次馬拉松。俗話說——人生就像馬拉松;如果有人問我跑馬拉松什麼體驗,我說:就像人生,無論快慢,“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面對大瘟疫,上帝還是給我們陽光、空氣和水。這次公共健康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無論是做飯、種菜、跑步、鍛煉身體,你都可以同時學習、聽書。這半年來總結我聽過的書單竟也有三十九本之多!篇幅原因就不一一列舉了。

作者簡介:屬青橄欖團契

責任編輯:邵健

書評:舊約先知書概論

文:周安娜

范甘倫(Willem A. VanGemeren, 1943-)著《舊約先知書概論》(Interpreting the Prophetic Word, Zondervan, 1990),麥種系列2013中譯本。他揭示眾先知是神永世救贖的代言者,深願人聆聽先知呼聲,強調先知教訓適於今時,有助靈命成熟。如猶大餘民,信徒要受警戒:若違背神與民所立聖約,祂必審判。現今世代與先知時代何其相似,傳達先知代神宣告譴責與審判和救恩盼望,不僅有效且更急迫,永世主宰大君王再臨之日更近了。筆者選評此書,中譯本對照原著細讀,力求理解應用。 

范氏係威斯康辛大學博士,主修希伯來文與舊約聖經,曾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從事研究。1992任三一福音神學院舊約和閃語教授並博士班主任。在改革宗神學院教舊約14年兼舊約系主任8年,亦執教日內瓦學院、威斯康辛大學、西敏神學院,改革宗教會講道廿多年;著釋經系列《詩篇註釋》,《救贖進程》 在學術書刊發專文;主編《舊約神學與解經學辭典》五冊。范氏在觀念、知識、 尤其應用上獨具眼光,寫此書共四段12章,有引言、複習;解析人文史地、神學架構和文學特點;各段各章專論,既區別又關聯,附:91個圖表、“問題與議題” 是要點。

第一段三章, 范氏解析“以色列先知現象”

1. 介紹“先知主義的發展”。神多方曉諭列祖及眾先知。先知們在宮庭或民間,口傳書寫、行為表達,形式繁多。多樣化啓示而信息和諧, 即:聚焦君王基督並神的國。神領餘民發展抗衡文化。提示區分神國v人國;神的啓示v人為宗教。若些微偏離神的啟示,則將啓示降格成人為宗教。警示宗教操縱現實政治、群眾呼聲。神的啓示是反宗教的,要順服屬天智慧抗衡文化,隨聖靈轉化聖化成新群體。

2. 朔源“先知傳統”。從摩西、撒母耳、到責民背約的以利亞,先知角色和信息是神啓示的綿延:審判、祝福、呼籲守約、為民代求、到預言咒詛與祝福。范氏七項評判(97)分辨真先知v假先知:基於啓示v混合宗教;宣講整全v選擇性;屬神團體v社會團體;神國異像v傳統守舊;神本謙卑受教v人本抵擋神諭;為主受苦v名望權勢。真先知領人回應神恩典,遵行主道。

3. 解說先知“預言的視角”。信徒被召承傳神藉先知使徒所傳救恩:“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地尋求考察(彼前1:10)。范氏釋經12議題(141),幫人讀懂先知受感所傳聖言,信徒隨聖靈憑信心理解,免受審判/救贖的言詞及片語歧見、不拘末世論框架。裝備聖經整全啓示、開信心之眼,從人文背景、文學視角領會審判及拯救神諭,承接正典釋經穩定傳統(129)亦重新調適、受教更新,認識從亙古到永遠,創造與救贖的神,信守諸約(132),定睛基督十架救贖,直達新天新地終極輝煌。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段四章,綜覽小先知書12卷

4.《何、珥、摩》

范氏突出《何》在救贖史地位(126):在猶大、以色列被擄前後,及初期教會至今,教會史每階段新事件,《何》>均起正典功用,強調:罪、審判、神震怒,對民誠信如新郎對新娘:深邃永愛、恆忍醫治、百般恩寵,歷久彌新。

他置《珥》居中,年代未定被擄前或後,均言之有據(180).重心:恢複的靈;耶和華的日子大災難臨近,今天是拯救的日子,神“有恩典、有憐憫”,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給“凡求告主名的”,兒女要説預言,老人要做異夢,少年要見異像,聖靈內化大眾化,更新聖約、基督親臨,重生眾聖徒,切求愛、公義、和平的神國復興。

講《阿》先知被召北上以色列,傳神啓示、力拒現實政治;大地震前聽命主耶和華,發預言,藉經商有傳統智慧宣告:雅威審判全以色列,從猶大到列邦,神治理被造,審判全地,終必復興。范氏著墨修辭文學,解讀四首讚美詩、五個異像、更新立約、神愛餘民,賜平安同在。

  5.《俄、拿、彌》

全面向解讀《俄》審判以東神諭。以東代表對抗神權、苦害百姓等列國,直指‘巴比倫’。雅威是‘神聖戰士’,安慰受苦子民。范氏責備信徒對猶太人受苦缺同情心。

《拿》講普世超文化信息:雅威自由施恩惠憐憫,也自由拯救非選民和審判背約選民。

論《彌》正典功能:見證神顯現及神國;批判人的領袖自利腐敗;領人“行公義,好憐憫,與神同行”即:愛、公平、謙卑。餘民轉化更新,盼彌賽亞復興神國,達於新耶路撒冷。

6.《鴻、哈、番》

  講《鴻》審判亞述神諭。雅威‘神聖戰士’熱心、忿怒,慰民保障,勝過仇敵,公義治理,掌管萬有,普世歡騰。

  論《哈》先知為國認罪、哀歎質疑:公義何在?神答:敵有五禍。他仍困惑。神再答:敵傲必亡,‘惟義人因信得生’。遂求復興祂作為,發怒時憐憫。憑信心高歌:即使樹不結果,圈絶羊、棚無牛,仍因神歡欣喜樂,穩行高處!

論《番》詩文集,耶和華的日子忿怒如火,嚴責審判猶大,呼召悔改,求公義謙卑。耶和華你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7.《該、亞、瑪》被擄後三先知和尼希米及以斯拉,領敬虔餘民復興。

論《該》為新舊橋樑,四則神諭勸導餘民,激勵忠心,莫冷漠自顧、起來行動。神的靈激勵所羅巴伯召聚百姓建殿。改革家哈該有遠見,現今就應驗,求神成全諸般應許。

《亞》最長最難、複雜性與重要性成正比,如彩玻璃圖案,散文夾詩文、勸解、異象、象征、預言審判神諭、敬拜儀式、拯救神諭、諷刺詩、敘事、及天啓文學,各色鑲嵌。講《亞》彙總《賽、耶、結》復興反思,勸餘民等候彌賽亞。9至14章多引用講耶穌受難,《啟示錄》亦參照。君王道成肉身,謙卑榮耀的彌賽亞,那日,祂的腳必站在橄欖上,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

講《瑪》看神憐憫餘民,聽從以利亞等眾先知的末世倫理,回應神啟示,順服神作王掌權,轉化聖化,預備彌賽亞國度。

图片来自网络

8.范氏以《先知書主題縱覽》評各類主題、語言形式及異象;顯神作為,訴人背約,呼籲忠心聽神啓示,不操弄政治,不隨群眾呼聲。開闊視野論救恩、祝福、美善、喜樂、神同在得享諸般應許。被擄前,先知受難,百姓愚昧;被擄後,聖約更新、餘民轉化、得嘗主恩。先知末世論含:耶和華的日子、神的國度、彌賽亞國度、復興的靈、新團體,以色列及列國。神參與救贖始終。結語(361)吹號TRUMPET(註)。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段三章,講述《大先知書信息》於小先知書後,解明《賽、耶、結、但》內容迥異而相關,看主基督和新舊約全書漸進救贖,透視榮耀盼望定睛基督,活出祂道成肉身的生命。

9.論《賽》(113頁)雅威拯救是聖經66卷縮影。述烏西亞卒先知蒙召,猶大淪為亞述附庸,宮廷先知以賽亞是猶大文學最優代表,創審判與救恩信息先河。神使者滅暴君西拿基立,希西家沉痾得癒,國盛傲示財寶防禦,先知傳神嚴責:凡你家所有…列祖所積…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不留下一樣。解讀被擄審判及救贖神諭、“以色列的聖者”、四首僕人之歌、更新聖約、賜新靈,迎彌賽亞國度、復興子民、恩澤萬邦。

10.論《耶》(49頁)最獲益卻難解。五大獨白:獻身苦難。研讀與收穫成正比而吸引人。耶利米親歷v書寫張力:舊時崩潰v新時希望;破壞v建設;分析v綜合;新v舊;特適表達:耶利米v所處時代:約西亞卒改革頓失,約雅斤及西底家被遷及被擄至巴比倫。范氏筆下哭泣先知富創新,猶太神學及文學傳統得心應手,淚浸《哀歌》。《耶》與《申》相應。猶大亡,宣告神治理,自由赦罪和好、恢複國度;彌賽亞中保,統管萬有、雅各家是產業,新靈內化、大眾化。更新諸約、轉化賜福萬民,彌賽亞再臨壯麗輝煌!

11. 簡論《結》、《但》二卷,僅41頁,在救贖史及先知書承前啓後。論《結》雅威賜力服事餘民。為祭司、先知、守望者,神啓示套語“就知道我是耶和華”、底層俗言‘行為藝術’傳審判神諭、平行異象:榮耀離開聖殿v新聖殿榮耀回歸。精述《但》主題:敵對社會付代價見證:夢與解夢,雅威行奇事:‘救三友出火窯’、‘四國大像’、‘尼布甲尼撒樹夢’、‘伯沙撒見牆有字’、‘救出獅子坑’、四獸及各國、 ‘七十個七’等異象。悔罪禱告四要素、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忍耐到底“那人便為有福!”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段末章《活出先知的話語》54頁

12. 范氏《概論》應用體現,將先知預言聯於耶穌誕生、受難、再臨,對應新約各卷,跟隨基督和眾使徒,活出先知話語,今時勉勵教會及信徒操練,懂得神的深沉永愛,忠心行完神旨意。

范氏《概論》豐富全面,資料詳盡,見解獨到;闡明改革宗福音派要義,不限於末世論框架。筆者最欣賞其實踐性,對照經文愛不釋手,。習作“問題與議題”大有裨益。在基督𥚃都是‘是的’, 效法基督道成肉身,切望救主快臨!

范氏學養深厚、廣博精深,浩瀚文獻精選參考,解析詩文夾雜之先知書,信息整全透徹。彙聚資料是牧者最佳助手。略嫌不足而建議:探討悲觀主義、未來主義及天啓末世論(604);多解釋兩陷阱,即:系統組織化;解經僵化不融會貫通。范氏謹慎,言猶未盡,不妨放開些,詳論僅從末世論出發,解讀受限。原著參考文獻不甚便利,中譯信達精當,註釋尤值讃賞,可讀性甚高,力薦讀者。

註:

1. TRUMPET:

 轉化Transform,

 神掌權君王Rule,

 永約不變Unbroken covenant,  

 彌賽亞國度Messianic Kingdom,

 餘民凈化得榮Purified/glorified remnant,

 仇敵遭報Enemy avenged,

 復興的靈律法內化Torah internalized。

又注:行文中(125)括號數字,是指第125頁。

2. 補遺:先知書訴訟文體

《附:先知的語言形式》研究語言乃范氏專長,讀來饒有風味。若不熟悉開篇就不明就理,遑論往下。

先知書訴訟文體,審判神諭及相關形式,不僅賽13:1,14:28,15:1,17:1,19:1,21:1等;耶2,彌2,甚至伯9:2,13:3起始二處亦然。

在正文下註7.介紹賴特Wright:The Lawsuit一書,將先知訴訟與天庭議會平行對照,天上雅威自任法官、原告、證人和陪審團,親證百姓與神立約又違約。藉起訴人眾先知陳明案件,最後判決。這種聖約概念和思考遍及以色列傳統,即:先知、智慧和律法,超出訴訟答辯。

結33:10-20相關辯論體,先知文中扮演撒旦魔鬼幫凶;再發展,進入討論發言,並非引動百姓對爭,乃‘衍生自辯論體’如:瑪1:2-5。另一先知語言形式。辯論是重要體裁,分兩類。欲知其詳必讀《概論》(590)文後註10,介紹葛瑞菲Graffy佳作《一位先知與民正面衝突》。前類辯論體含:賽2814-19;耶8:8-9,31:29-30;結11:2-12,14-17,12:21-25,18:1-20,33:23-29;該1:2,4-11。後者含:賽40:`1-3`,49:4-25;耶33:23-26;結12:26-28,20:32-44,33:10-20,37:11-13;但葛氏拒稱瑪1:2-5自辯體,視作短命原始的變形。與史庫爾斯Schoors相左,史氏分審判題及辯論體兩種。

另一文體:災禍神諭 賽31:1-4,先知被召宣講災難降臨,預告宣布災難從神來。其它如審判體,審判列國神諭源於古老錫安神學,大小先知書常見;與其相關的悔改呼召,含勸解、控告、威嚇、警告等。拯救預言神諭及宣告和審判預言呼應、最後論異象和天啓文學,最具先知語言特色。

作者簡介:屬愛主團契

責任編輯:陳一萍

文章排版:Olivia Zeng

感恩紀念Irene CHAN安息百日

文:安娜

約八年前愛主團契召集人王松要我為他同事患病祈禱,兩周後我問:何不來教會見面?見面得知Irene 不識中文卻想與人說話,就請她聽道挨著坐,試着同聲翻譯,干擾了前排伯母,我就幫她翻到英文看講到哪裡。之後翻到書卷,她認數字找章節,就省力了。Irene聽道,認真看經文。

愛主團契湖邊燒烤,宏偉繼任王松,二人都關心Irene。她拿來水果鮮花,很興奮,說個不停。巧遇喬寧,冀榮找我見剛來的喬媽媽,她是知識型退休幹部,一見如故地攀談。她見媳婦兒子好行為,對福音好感,不久就信主了。喬媽媽兩年前安息,藉此也紀念這位可敬可親的姐妹。那時另有約談,就託我先生Jim陪Irene談了三小時。漸知她喜歡長談。

Irene説,在中文堂適合她;有時也去英文堂。主日約好早到大堂,聊一會兒再進去,安靜預備敬拜。會後還有話,有幾次我們一起去餐館接著聊,她總是很興奮,還要通email。Jim說她孤單,需有人聽她傾吐和關心。Irene電郵一天多次也相當長。其中有關健康方面。她獨特病況她自己更知道。我收電郵未回,她會再問,每問必答方休。故我順她復述,讓她安心,後來她找到就近英文團契,我放心了。她知我若不寫多聖經詩篇,身體就無以支撐,神的話是我醫治良方,聖靈提醒恩言助我回信。

Irene身體好轉,自王松介紹吃芫荽(yán sui)始,療效特佳驗血為憑。神藉王松賜醫治,醫患都稀奇,豈知是神賜福祂所愛的Irene。可感恩稱謝神行奇事的機會頗多。容略述之。

最感恩聖靈感動Irene願受洗。神領她到翅膀蔭下,好庇護她。不懂中文如何上受洗班?受洗教材中翻英,她十分珍惜,願對齊中英文對照格式,就有雙語教材。一萍師母和我輪流作陪翻譯。新宇教課,曉耘協助,還有台勝老師代求,洗禮前中義面試,問到認罪悔改,她說,自負是罪。 

Irene被辭退,遇見MIT畢業的總裁賞識她,委以重任:質量主管。產品能否繼續開發或上市,要她把關。她能力發揮大得賞識,提級加薪超她預料,出差外州,遠達香港,疲勞而愉快、她認真也得罪人,評價數據和質量優劣,秉公行事。

主再眷顧,好事成雙。Irene購進三層獨棟新屋。雖患重症,每談及新工作和新居,就不住地感謝神。常提若無工作醫保,若無新居,難料如何付費醫治及康復,從未預料安排理想,只有神能。

Irene患癌並非早期,與蘭蘭週一週二於MGH相繼開刀,術後化療排期也相當,彼此通訊鼓勵。Irene 受洗後未擘併,她願子義牧師帶我們去她家領首次聖餐。中玨、王松夫婦、Jim 與我,詩歌、祈禱、見證,她很喜樂。

更值得提到,主內許多弟兄姐妹對她長期關愛。粵語團契Dora等姐妹們協調送餐,做適合她病情的飯菜送去。直到她說“Food on Wheel”足矣。長期關懷她的王松詠梅夫婦,接送多次、百般關切。最可敬佩的中玨無數次親力親為,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讓她感到貼心的溫暖。

Irene慷慨、富有愛心,長期撫養後輩代付學費。她原生家庭千般難處,獨她傑出獲MIT碩士。她説,自小學四年級開始認識神,知道要幫補貧弱,養大姪子參軍、大學畢業、並操辦婚事,她感恩神賜她化療尚未脫落頭髮時,得機會參加婚禮照相。她每年接待外甥女從德州來度寒暑假,陪看大海。她參加MIT資助貧困中學生入大學直到畢業。來教會介紹我見那大學生。她每週陪伴老邁憂鬱失憶的姑姑,做大手術且幫助她慢慢康復,因而有時順路先到我家休息進食再去。我疲乏無力長時間說話,多虧Jim陪談,直到最后幾個月。Irene執著熱心一再要送我換代手機,雖我鮮少使用,但故友盛情難卻難忘。

最后數月通訊甚少。在安寧療養中,她電話中直說,太難了,不想説了,也不在乎醫護怎樣防護新冠肺炎;不再有長電郵,她已預備離世,5月所送詩篇聖詩,她只回寥寥幾字。5月20日送聖詩鏈接,未覆。26日淩晨,她安息主懷,只等不久天家相聚。

作者簡介:屬愛主團契

責任編輯:陳一萍

了解“經文護符匣” (Tefillin)

文:談秉遜

引言
您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猶太人的額頭上戴著一個匣子?他們手臂上佩戴方形的小盒和手中的皮革帶有什麼作用?它僅適用於正統猶太人還是任何猶太人?

在《新約》馬太福音23:5中,耶穌談到法利賽人和文士說:“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對耶穌在這裡說的“佩戴的經文”一詞,你是否感到困惑?

聖經記載:“以 色 列 阿 , 你 要 聽 !耶 和 華我 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 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6:4-9)。”這是猶太人最重視的經文之一。

那個匣子叫“經文護符匣”(Tefillin)。“經文護符匣”是什麽?猶太人為何使用它?其中放置哪些經文?對今日信徒有何屬靈的教訓?以下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什麼是經文護符匣 (Tefillin)?

經文護符匣或經文匣在英語中也被稱為phylacteries。Tefillin源自猶太字Tefilla,意思是祈禱。經文護符匣(phylacteries)來自希臘語字詞,是衛兵的崗位或保障,表示經文匣(tefillin) 就是保護。

經文護符匣是兩個帶有經文的皮革匣子,除在安息日或猶太節期的早晨不用佩戴外,在平日早上祈禱都要佩戴 。

正統派猶太人(Orthodox Judaism)認為佩戴經文護符匣是遵守上帝的命令(戒律)。猶太人在成年禮(Bar Mitzvah)或13歲之後開始使用經文護符匣 。

為什麼要佩帶經文護符匣?

我們不知道猶太人何時開始佩帶“經文護符匣”,或許是猶太人從巴比倫被擄歸回後,拉比按照字面來嚴格解釋聖經,根據四段經文要求,將神所吩咐的話佩戴在額頭與手臂上(出13:9、11-16;申6:8、12:21),所以就制定出佩戴“經文護符匣”的規條(妥拉)。在耶穌基督的時代,所有的法利賽人都佩戴“經文護符匣”(太23:5)。

由於祈禱是猶太教的核心,虔誠的猶太人每天祈禱3次,但最重要的祈禱是晨禱。猶太人在早晨祈禱時佩帶“經文護符匣”。經文護符匣由兩個塗成黑色的硬皮盒子組成,一個戴在頭上,盡量靠近大腦,另一個戴在手臂上,通常是一個較弱的手臂。用右手的人戴在左手臂上,反之亦然。第二個經文護符匣的位置盡可能靠近心臟,通常您會看到它們位於肘部區域。

經文護符匣裡面裝著哪些經文?

經文護符匣的職責在摩西五經被提及四次,在出埃及記和申命記各提及兩次。繫在額頭及手臂上的經文護符匣裡各放四段經文,分別出自埃及記13:9、11-16;申命記6:8,11:13-21。繫在手上的那隻匣中,四段經文被寫在一張羊皮卷上;繫在頭上的匣中則是將四段經文寫於四張不同的羊皮卷上,並將它們置入盒中的四個格子裡。3

1、出埃及記13:9
“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經文,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

2、出埃及記13:16

“也要繋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1-2表示了猶太子民有義務永遠記住上帝從埃及拯救奴役的猶太人,以及每個猶太人有責任把上帝的誡命教諭給自己的子女(出埃及記13:1-10和出埃及記13:11-16)。

3、申命記6:8
“也 要 繫 在 手 上 為 記 號 , 戴 在 額 上 為 經 文。” 這裡命令我們去愛獨一的上帝,並敬畏祂 (申命記 6:4-9)。

4、
申命記11:18
“你 們 要 將 我 這 話 存 在 心 內 , 留 在 意 中 , 繫 在 手 上 為 記 號 , 戴 在 額 上 為 經 文。” 這裡指出當我們遵循律法時,上帝將把祂的獎賞和保證作為回報歸還給我們 (申命記11:13-21)。

為什麼要戴在額頭和手臂上?

猶太人戴在額上神的話語其含義有二 4:

(1) 提醒猶太人要遵守神命令。戴在額上 為”經文”(出13:16;申6:8,11:18)的希伯來文意思是額帶、記號、標誌,是複數名詞,放在兩眼間的前額上,作為提醒的記號或標誌。“繫在手上為記號,將額帶放在前額”,可能表明猶太人是神的子民,要遵守神的命令,將神的律法充滿他們的思想與行為。

(2)要記念神救贖的大恩,並要常思想和遵守神的命令。在額上作“紀念”(出13:9)的希伯來文是單數名詞,是藉由一個事物,使人想起某個事件。

戴在額頭和繫在手臂上都表示這兩個力量必須努力一致地紀念上帝:我們會全心全意地獲取完整的觀點,然後以明確的目的行事。如果我們的心與頭不同步,三心二意,我們的決定將會失敗。

經文護符匣如何製成?

任何經文護符匣都有三個主要部分:一、黑盒子,是經文護符匣最重要的部分,被稱為“ Batim”;二、黑色皮革帶,用来將經文護符匣綁定到頭部和手臂,被稱為“ Retsuos”;三、手寫的羊皮卷,被折疊起來放在“ Batim”內,被稱為“ Parshios”。5

製作經文護符匣的過程漫長而精確,需要認真地遵守猶太律法。根據傳統,經文護符匣必須是完全的方形,並用一種特殊的染料將皮革帶和匣子染成黑色。經文護符匣來自猶太潔淨動物的骨和筋 。經文護符匣安裝在較寬的基座上,該基座應大於2 x 2厘米,但不應超過4 x 4。

羊皮卷經文由訓練有素的文士用鵝毛筆(或蘆葦)及黑色墨水書寫,每個裝填盒中有3,188個字母。如果有一個字母多餘,丟失,甚至寫得不正確,則經文護符無效,必須重寫。完成整個過程通常需要10到15個小時。

為什麼將經文護符匣的黑色皮革帶綁在手臂上7次?

數字‘七’一直是猶太文化的重要數字,代表完整或完美。《塔木德書》沒有提到將經文護符匣的綁帶纏繞在手臂上多少次,但拉比和專家在這裡有很多解釋: 6

(1)  七個女僕:專家相信這與以斯帖記中的詩句有關,即以斯帖如何被召喚到王宮,“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侍她…….. (以斯帖記  2:7)”許多人將“七個宮女” 與七個特定天使連接起來。

(2) 七個屬性:猶太神秘主義教導說,有七個主要的情感。因此,有人解釋說,我們將腕帶纏繞七次以代表這些情緒。

(3) 婚禮:經文護符匣是猶太民族與上帝之間愛的關係的象徵,類似於夫妻關係。婚禮上有七次祝福,許多猶太人習慣是新娘繞新郎七次。每天,猶太人佩戴經文護符匣,並在為手掌纏繞皮帶時誦唸:”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也以誠實聘你歸我,你就必認識我YHWH …”(何西阿書2:19-20)如此,上帝與猶太人之間愛的關係得到彰顯。每天佩戴經文護符匣,讓猶太人將自己與上帝及祂的律法繫綁起來,也讓自己得到上帝圍繞的保護。

(4) 七個線圈:經文護符匣手臂的七個線圈對應於希伯來語第十二節中的七個詞:“您張開手,滿足每個生物的渴望”。

(5) 抵擋邪惡的傾向:塔木德(Talmud)告訴猶太人,在整個聖經中,全人類都有邪惡的傾向,這用七個名字來表示,每個名字代表邪惡傾向的不同方面。在較弱的手臂上綁上經文護符匣皮革帶七次,是為了克服我們邪惡的傾向。

(6) 七個天堂:有人解釋說,七個線圈代表猶太聖殿中的七個燭台 (圖片 6),或代表七重天、或以色列的七個支派。

經文護符匣的意義

在整個猶太人歷史中,經文護符匣構成了猶太教的主要基礎之一,經文護符匣在地上一直陪伴著猶太人。我們看到猶太民族經歷了許許多多悲慘的風雨。經文護符匣對於猶太人民有某些保護性和安慰性,因此經文護符匣成為他们悠久的傳統而流傳下来。

由於經文護符匣連接了頭部和心臟,猶太人相信這使他們能夠成功地駕馭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他們的世界中與神同在 ,以創造、和諧與安寧來統一個人心靈 。幾千年來,他們也為之著迷。

結語

作為基督徒,我們不遵循經文護符匣嚴格要求的日常祈禱方法,但這也提醒我們通過對上帝的祈禱來檢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在我們日常活動中是增加還是減少了上帝的話語? 我們是否真的將祂的話語放在我們的心和靈魂中? 是否順服祂,將祂的話語束縛在我們的手和額上,使祂的話語永遠在我們的腦海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申命記11:18)?即使現在這個世界陷於瘋狂(政治、新冠肺炎、失業、種族騷亂、世界大事、中美關係…….),我們通過上帝的話語,將度過人生的所有起伏。

注:若想更多了解經文護符匣有關的信息 (Youtube) ,請看下列文章和影片:

如何穿戴經文護符匣(How to Put On Tefill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zimCF8JDg

經文護符匣的製作方法 (How Tefillin are mad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mrM6ZUJOw

猶太人在猶太會堂的祈禱 (Jewish prayer in a synagogu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pKoj8a93s

圖片參考
圖片 1:
https://www.mitzvahland.com/products/superior-teffilin-gassot-mehudar
圖片 2: 
https://free.messianicbible.com/feature/the-significance-of-the-jewish-prayer-shawl/#overlay
圖片 3:
https://www.learnreligions.com/what-is-a-bar-mitzvah-2076852
圖片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wish_prayer
圖片 5:http://ott.co.il/tefillin/
圖片 6: http://www.talentshare.org/~mm9n/articles/Teflin/5.htm
圖片 7:
 https://parishableitems.wordpress.com/2009/11/23/friday-33rd-week-in-ordinary-time%E2%80%94year-i/

參考資料
https://www.bbc.co.uk/religion/religions/judaism/customs/tefillin.shtml
https://thejewishvoice.com/2018/01/tefillin-power-behind-black-boxes-head-hand/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1918251/jewish/What-Are-Tefillin.htm
https://www.aish.com/jl/jewish-law/daily-living/18-Tefillin.html
https://mezuzahstore.com/pages/how-tefillin-are-made
https://www.chabad.org/library/article_cdo/aid/479863/jewish/Why-Wrap-the-Tefillin-Straps-7-Times.htm

責任編輯:張建

為義受苦的戰前演講

彼得前書3章8-22節的啓發

文:潘澜

對於注重演講和修辭的古希臘、羅馬統帥,戰前演講是軍事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庇里克利斯、漢尼拔,到凱撒,史書中都不乏記載。於是,在好萊塢的戰爭大片中,不論是否符合史實,都會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戰前演講。大敵臨頭之際,特別是敵強我弱,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影片主角充滿激情的戰前動員,讓戰士和觀眾都群情激奮,鬥志昂然,把劇情推向高潮。在基督信仰的歷史中也有類似的時刻,但我們讀到的,卻不僅僅是戲劇效果。

公元64年羅馬大火之後,縱火的羅馬皇帝尼祿嫁禍於基督徒,迫害從羅馬向外省蔓延。彼得身在羅馬,已經看到或經歷到逼迫。當時基督徒分散在羅馬帝國的各個角落,在當地屬於少數族裔,沒有政治地位,當然也沒有政權或者軍隊抵禦外在的攻擊。彼得寫信給在小亞細亞的幾個教會,提醒他們迫害將要開始,需要準備迎戰,所以彼得前書可以被看作他對基督徒的戰前演講。如果我們把彼得比做一位軍事將領,他帶領的是一支沒有完善軍事訓練,也沒有精良裝備的隊伍。他的演講需要包含三個方面:對內鼓舞士氣,堅固軍心;對外建立堅固的防禦系統和出奇制勝的戰略部署;而且要有征戰的武器。彼得前書3章8-22節這段經文,對這三方面都有闡述。

對內鼓舞士氣

3章8節勉勵基督徒彼此相交的五項具體的準則:

    1. 同心 (unity of mind):正如早期教會在使徒行傳第二章和第四章中共同生活的情景,大家“同心合意”,如同大家庭的樣子。
    2. 彼此體恤 (sympathy):體恤,原文意思是同情。同情心是他人的遭遇,在一個人身上產生一種情緒上的認同,讓我們願意去幫助他。 
    3. 相愛如弟兄 (brotherly love):正如主耶穌賜給我們的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 
    4. 存慈憐 (a tender heart):保羅在以弗所書 4:32中說,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憐憫的心來自於饒恕。主耶穌饒恕了我們的罪,基督徒要學習祂,存憐憫的心,饒恕弟兄姊妹的誤解或傷害。
    5. 謙卑的心 (humble mind):聖經有很多謙卑的教導。主耶穌是謙虛最好的模板。“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 (腓2:6-8)

彼得為什麼要在大敵臨頭時有這樣的教導?傳道書4:12裡說到:“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中國人有句古语:“家和萬事兴”。這说的是一樣的事,即在有外在壓力和攻擊時,我們需要團結、要同心。但每個人不一樣,有不同的性格、思考角度,完全同心不太可能,需要其它幾方面來彌補:有同情心、相愛如弟兄、憐憫和謙卑。



家庭關係緊張,常常是因為小的口角,雙方各持己見。家庭輔導會說,家裡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如果我们把教會當作家一樣,教會也應該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當然在重要的聖經原則上,我們不妥協。“講愛不講理”,是說在處理日常糾紛時,要避免把一些小的分歧上升到真理的層面,認為“如果不按著我的方式去做,就是違背聖經、違背真理”。教會在一些事工方向和傳統比如敬拜音樂、建堂、宣教、財務方面的分歧,很少牽涉到基要真理的層面,我們要儘量做到合一。

過去十多年來,因為社交媒體的普及,個人的思想,本來比較隱秘的,現在越來越公開化,有的時候會引起所謂對真理的分辨。我們需要向神求智慧,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堅持,什麼時候應該靜默。願聖靈隨時提醒我們,追求真理也要有愛弟兄的心。

對外尋求和睦(9-12)

在別人的惡行或者辱罵面前,基督徒應該怎麼回應。英語教會經常有這樣的說法,”Christianity is an anti-culture”。直接翻譯是,基督教是逆向文化,和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剛好相反的。基督徒不屬於世界,但主耶穌把我們留在世界上,為了要傳揚祂的福音,影響世界、改變世界。如果尋求被世界接納,用世上的智慧來處理問題,化解衝突,就不是“逆向文化”,而是順應世界、認同世界。9至12節教導信徒對外尋求和睦,具體有四方面。

A 不以惡報惡 (9)

猶太人從摩西律法裡學到“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出21:24)但這樣的觀念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和平,反而是更多的報復和仇恨。今天世俗的以色列政府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攻擊。但是主耶穌的教導完全不一樣,他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太5:39)

以惡報惡,是罪的表現,不是基督徒應該做的。如果有身體或者財產上的損害,可以尋找法律途徑,來調解或者法庭裁決。主耶穌的命令,是為逼迫者祝福(太5:43-45),他自己也成為我們的榜樣(彼前2:23)。彼得說,我們是為此蒙召的(彼前2:21)。而且忍受辱罵,甚至祝福辱罵你的人,可能是神祝福我們的一種方式,這就是逆向文化。神要透過這些經歷,來祝福基督徒,讓屬靈生命更深沈,信仰的根基更牢靠。

B 管好舌頭、杜絕詭詐(10)

第十到十二節引用詩篇34篇中12-16節,教導信徒不出惡言、追求和睦,因為神的眼目看顧這樣的義人。大衛因為掃羅王的嫉妒要殺他,落難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裏。為了避免亞吉的疑心,大衛在他面前裝瘋,這首詩就是在這之後寫的。大衛作為出色的將領、掃羅王的女婿,落荒而逃到仇人那裡,為了保存生命,要當眾裝瘋,可以說是很狼狽的。大衛作這首詩,提醒自己,禁止舌頭使他犯罪。



聖經中很多地方有管好舌頭的教導。在社交媒體普及的年代,管好口舌的方式可能是管好手指頭,微信群裡的言談、朋友圈的留言。大約四年前,微信已經很普及,一些社區群、家長群、教會群已經有唇槍舌戰的情況。有人把朋友拉黑,有人被拉黑,群主把人踢出群,群友投票換群主。有人情緒受影響,晚上睡不著覺,也有人乾脆退群。“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2016年最火的網絡流行語之一。在新的環境,有新的科技,我們同樣要管好”電子“口舌,特別是和非基督徒交往時,我的表達方式和態度
(不僅僅是內容),是不是反映出所信靠的福音?

C 離惡行善、尋求和睦(11

神預備基督徒行善。基督徒因信稱義,不是因行為稱義。保羅以弗所書2:8-9關於因信稱義的經文之後,緊接著在第10節也指出,“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行善是重生得救基督徒發自內心的感動,是信心的外在印證。

我們要追求和睦。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基督徒是和平的使者,不僅是被動地接受和平,不尋找紛爭,而是要在逆境、被動、被拒絕的環境中,尋求和解、尋求和平。

D 神看顧義人、免遭禍害 (12)

基督徒不以惡還惡、以辱罵還辱罵,會不會被逼到絕路上去?第12節勉勵信徒不要擔心。神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因為神隨時聽人的禱告,祂的眼目一直在看顧義人。而且基督徒所受的試煉是神所許可的。試煉讓我們體會主耶穌為我們的罪而受苦,也讓我們可以一同經歷他的榮耀。再者,不要擔心惡人得寸進尺,因為我們的敵人就是神的敵人。羅馬書8:31說,“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最後,神讓人免遭禍害,不一定是指肉身的損失。“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10:28)

中國古代軍事巨著《孫子兵法》裡面說,百戰百勝,並不是最高明的,而是不通過交戰就能降服全體的敵人。彼得的策略是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而是為仇敵禱告,為他們祝福。這不是常人的邏輯,而是基督徒的逆向文化,為的是要為主贏得世界。 

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13 – 22)

有士氣的鼓舞和作戰的策略還不夠,彼得接著說,你們要用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預備作持久的爭戰。為義受苦,在表面似乎受損,實際上獲得的更多,也一定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A 熱心行善,不怕遭害 (13)

就一般智慧而言,行善事會有好的結果。如箴16:7 所言,“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從永恆的角度來看,基督徒行善,不是為了在世的好處,而是神所應許的天家產業。

B 即便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 (14)

有人認為,信耶穌是希望得平安、得醫治,凡事興盛。一些強調信心醫治的教會,彼得的教導可能不太受歡迎。但是基督徒為義受苦是有福的,因為為義受苦已經得到得到神的讚許(彼前2:20),而且天國是他們的(太5:10-12), 他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C 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 (14)

原來意思是不要怕人所怕的。人怕死,以為基督徒也怕死,所以就以死來威嚇基督徒。但是基督徒是不怕死的,主耶穌的教導是,“不要怕,只要信”。相對於驚慌害怕,不是不怕,而是信。主耶穌的教導是,“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约14:1 )。

D 而是尊主為聖 (15)

彼得不是要他們為受苦而受苦,而是要他們以基督耶穌作為榜樣,與祂一同受苦。在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他們會得著稱贊、榮耀,和大喜樂。 

E 分享心中盼望的緣由 (15)

基督徒為義受苦,會讓世人詫異他們為什麼在迫害中仍然有大喜樂。這讓他們有機會用溫柔敬畏的心,來見證和分享福音。

F 用良心和對話彰顯信仰 (16-17)

基督徒怎樣成為世界的光和鹽?不是沒有屬靈原則地融入世界,遵行世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不是與世界隔絕。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分別為聖,會失去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基督徒要存著良心,和世界有對話。

G 耶穌為義受苦的榜樣和鼓勵 (18-22)

彼得用18至22節作為為17節的注腳,意思是說,不僅僅是我勸你為義受苦,我們的元首耶穌基督,已經用死為我們作了榜樣。肉身受苦的心志可以成為致勝的武器,是“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彼前4:1)。主耶穌肉身受苦,已經讓我們與罪斷絕,可以戰勝更大的敵人,就是死亡。祂已經從死裡復活,坐在全能神的右邊,連眾天使和有權柄的、有能力的,都服從了祂,更何況地上的統治者、地上的軍隊、作惡者呢?

結論: 面對世界的逼迫——以愛勝惡、為義受苦

彼得前書寫於一個遭迫害的時代。他說,敵兵將要到了,你們要做好準備、裝備自己,不是用刀用槍,而是用為義受苦的心志。這種迎戰的方式,是和主流社會不一樣的逆向文化,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分別為聖”,不是和世界沒有關係,而是用基督的愛、基督的文化,來影響改變世界的文化。

美國是個多元的社會,在種族,文化,經濟,宗教,政治等方面都很多元。法律保護公民的言論、集會、出版的自由,法律現在也保護同性婚姻的權利、墮胎的權利等等。在美國的基督徒有沒有面臨彼得前書時代的迫害呢?很多基督徒都認為這個國家越來越自由化、世俗化,不僅有信仰的人比例變得更小,基督教在公共場合生存的空間也越來越窄。基督徒在職場、在一些科研單位,如果仍然相信聖經的權威,會被人認為是陳腐、偏激、歧視,那麼基督徒應該怎樣面對這場文化戰爭呢?

我們也要把眼光放開,從宣教的角度看神的普世教會。根據基督教機構“敞開的門” (Open Doors)最新的統計,在迫害最嚴重的50個國家,每年有2.6億基督徒受到壓制,9500所教會被攻擊,近3000人被殺,3700人被抓。迫害最嚴重的國家是北朝鮮,接著是阿富汗和索馬里。我們很熟悉的國家排在第23位,最近很多教會十字架被拆、牧師被抓、教會被關。基督徒面對逼迫,應該如何面對?

我想迫害不僅僅限於教會。當社會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基督徒也有責任幫助受欺壓的族群。現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貧窮、教育、公共衛生、環境污染等等社會問題,並不是簡單、沒有關聯的問題,背後經常存在不合理,甚至不公義的動機或者制度。基督徒應該有什麼樣的立場和行為來彰顯基督的愛呢?

具體的方針措施要看情況而定,但是主耶穌的教導和彼得的勸戒,應該成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準則。弟兄姊妹之間要同心、彼此相愛,存同理心和溫柔謙卑的心,即使在觀點立場上有分歧,也要竭力保守聖靈合而為一的心,多鼓勵、少指責。我們要認識到,外在的壓力越大,分歧越大,教會的肢體越需要主動地彼此團結。

面對外在的攻擊,主耶穌的教導是你們要靈巧如蛇,馴良如鴿子。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說什麼不說什麼,都是在向世人作見證。我們所信的是誰?我們所傳的是什麼?不以惡報惡,反而尋求與人和睦,從人的眼光來看,好像是還未出征打仗就繳械投降,是弱者邏輯。但是用天國的眼光來看,面對逼迫,以愛勝惡、為罪人受死,正是主耶穌拯救這個墮落世界的作戰計畫,而且祂在十字架上已經說過,“成了!” 

彼得、保羅等人開始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時候,在外人的眼裡,基督教好像只是猶太教上百個分支中的一支,沒有政治地位,和強大的羅馬帝國相比,好比大衛相較於歌利亞。但是兩千年後,羅馬帝國已經煙消雲散,神的教會還在這裡。國內的基督徒人數,在1949年大概不到一百萬人。經過幾十年的壓制政策,包括文革期間的徹底禁止,和最近的一系列措施,按照國務院官方統計,三自教會基督徒加上天主教徒增加到2900萬。按照家庭教會的統計,保守的估算是7000萬,甚至超過一億人。

這是天國的作戰方式,但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讓我們跟隨主耶穌的腳步,以肉身受苦的心志為兵器,抵禦世界的進攻,直到那一天,有大聲音從聖所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 (啓16:17)



責任編輯:吳京寧